第1051章
片刻之后,魏军营地。
李恪在听完张五郎的汇报之后,也不免有些惊愕。
他没想到的事,这场战争最后会结束的如此仓促,和顺利。
他更加没想到,这郑炳最终会是这样的结局。
原本李恪甚至想过,如果郑炳愿意投降,自己甚至可以分封给他一个世袭的王爵,荣华富贵也尽数可赏赐。
只是让李恪没想到的是,这郑炳的性格竟然会如此的刚烈。
郑然宁死也不降。
“罢了吧!”李恪叹了口气,道,“传朕的命令,以皇帝的规格厚葬郑炳,并且郑炳的直系亲族,也不必再追究,加封郑炳的太子为郡王,其他子嗣为侯爵。”
顿了顿,李恪又道:“至于其他的将领,则一律重赏!”
在简单的交代完后,李恪又直接命人将苏洵请来,准备与对方商议吞并陈国之后的大小事宜。
而李恪则是在此地处理这十几万的陈国军队。
按照李恪的想法,这十几万的陈国军队,是要原地结算,并且所有士兵全部遣返回原籍的。
但是这些军队当中,又有许多事陈军中的老兵,陈国虽然亡了,但是他们对于陈国的忠诚度仍存。
如果就这样将这些人放回到各自的原籍,势必也是一个几不稳定的因素。
李恪几乎可以想见,只要最后有任何的风吹草动,那么最后闹腾起来的,一定是这些人。
所以,这些人绝对不能简单的放回这么简单,自己要放他们回到原籍,也得是彻底将他们征服之后,才可以释放。
简单说,就是要给这些人进行思想教育,让他们对自己,以及对魏国的抵触情绪彻底消除,并且心甘情愿的融入到这个大家庭之中。
同时,李恪还决定,为了让自己尽早的将陈国同化,他还准备在原陈国的范围内,实行一系列的优惠政策。
大体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进行土改。
先清算掉一些陈国境内的大地主,以及不愿意臣服于自己势力。
最后将从他们这里没收的田产和各种产业,均分给贫农和无产者。
一来,这可以让自己获得陈国境内绝大多数百姓的支持,二来,也可以抹平贫富差距,让未来的帝国可以获得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平稳发育期。
第二,则是进行税收方面的减免以及优惠。
这样做的目的,仍旧是为了获取民心,使更多的百姓拥护自己。
其次,则是可以趁机让陈国范围内的工商业得到迅速发展。
第三则是大力推动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各种工业化设备的普及。
李恪准备日后在大江之上建设一道贯穿南北的桥梁,而桥梁的两端,则用高速公路进行连接。
最后再在原来陈国的范围内,建设出几条高速公路的网络。
如此,一来同样也是为了促进经贸的发展,二来,则也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控制江南地区。
而除此之外,李恪心中还有一个想法,那就是为了更好的控制陈国地区,他准备更改国号。
实际上国号对于李恪来说,叫大魏还是大陈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自己能否更好的控制这偌大的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