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虽有武勇,但不爱文墨,且那脑子啊,一根筋得厉害。
他居然自比李世民,要当天策上将?!朱棣都被蠢儿子气乐了。你当李世民,我呢?我是李渊吗?你还想来玄武门之变是吧?!
三儿子朱高燧也不可能当太子。朱棣虽然十分宠爱朱高燧,但他也知道朱高燧已经被他宠坏,只会当个坏皇帝。
如果不是一家人感情深厚,朱棣真想弄死这两个蠢儿子!
朱棣一琢磨自己的儿子们,不由难过道:“老二老三怎么和我二哥三哥差不多?我是不是不会教儿子?”
徐皇后沉默了一瞬,道:“拿老二老三和二哥三哥比,还是过了,他们不至于如此。不过陛下你以前不知道会当皇帝,只注重了老大的教育,他们确实被宠坏了。”
朱棣瘪嘴:“怎么都是我的错了?你呢?”
徐皇后理直气壮道:“子不教,父之过。我可没教过。”
朱棣气得跺脚。有苦同担知道吗!
不是自己的问题,徐皇后才不和朱棣有苦同担。
朱棣气得撂挑子不干,赐予徐皇后慈母棒,让徐皇后教导老二和老三,免得老二又被好圣孙给杀了。
唉,即使知道老二会被朱瞻基杀了,夫妻二人也对朱瞻基生不出气来。
当皇帝后就容不得心软。而且朱瞻基把老三放过了,没有赶尽杀绝,他是好孩子。
至于朱高炽,朱棣就亲自教了。
减肥!减肥!减肥!
戒色!戒色!戒色!
还有朱瞻基,你也给我每天跑步!别学你那惫懒的父亲!
朱棣得知自己的北伐效果不怎么样,不但没能一劳永逸解决草原问题,甚至瓦剌力量更加壮大,还能南下攻打北京后,就歇了连年征战的心,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边防建设和内政治理上。
他叮嘱儿子们,我现在准备当文帝景帝了,打蒙古人的事你们要上心,万万不可荒废边防。
还有,有一个叫于谦的,你们一定要重用!
因忧心儿子们的未来,徐皇后也努力锻炼身体,没有在永乐四年病逝。
永乐十一年,朱棣和徐皇后提前得到了刚束发的少年郎于谦的消息,准备把人放在身边培养,给同龄的皇太孙朱瞻基当伴读。
这时,“某某”的信也到了。
因朱棣和徐皇后早早做好了心理准备,虽然朱棣气得破口大骂,但好歹没被直接气晕过去。
这什么自称汉圣宗圣皇帝的汉太子刘盈啊!汉高祖怎么没打死这个混球儿子!
徐皇后捧腹大笑。
“罢了罢了,让他看笑话了。”朱棣冷哼,“废了我立的太孙妃,立孙氏为皇后是吧?太子妃是对你我不满吗?”
徐皇后道:“太子妃还是好的,只是孝顺而已。”
徐皇后虽为儿媳妇说话,但她心里也明白,太子妃听从其母的建议,将美貌的孙氏女接到京城,确实有想培养一个亲近自己的儿媳妇的意思。
但这不是儿媳妇的错。
以那汉太子的信中所言,自己那时已经去世,宫中并无皇后,所以后宫之事都是丈夫一手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