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醉他!
皇帝一家子坐得高高的,就像是后世讲课的老师一样,一百四十九名进士的言行举止尽在眼下。
何况他们也在关注于谦。
当于谦“挑衅”同榜时,胖太子皱起眉头,而永乐帝和皇太孙爷孙二人,都轻轻地拍了拍大腿,就差没叫个好字。
胖太子:“……”
我儿和我爹简直是同一个模子印出来的。
他叹了口气,悄悄吩咐宦官,稍稍多关注一下于谦,免得于谦被灌醉后御前失仪,什么醒酒汤暖胃汤提前送过去。
头疼啊。
胖太子眼神不善地打量于谦。
这么年轻的进士,太过锋芒毕露,气盛自傲,需要磨砺。
先让于谦入翰林院抄书修身养性,然后踢去都察院学习俗务。
永乐帝已经精神不济,又将大部分精力放在北伐上,朝中之事几乎都是监国胖太子兢兢业业在干,包括新科进士的安排。
翰林院虽说是新科进士最好的去处,但要从中脱颖而出可不容易。
许多状元榜眼探花入了翰林院,就在编修纂修的位置上坐了一辈子。
而正七品的都察院御史虽然位卑权重,上到京中百官,下到郡县刑狱,无所不可监督,这也证明在御史这个位置上要做得出彩很难很难。
监察御史分道负责,从中央到各道加起来共有一百一十人。必须是那第一等的人才,通晓各门各类俗务,才能做出耀眼的政绩。
胖太子在心头冷哼一声——他不敢冷哼出口,因为家中独断专行的老大爷还坐在旁边。
你们看好那于谦,我偏不看好。看我怎么对他施以重压!哼!
于谦摇摇晃晃离席更衣。
胖太子忙又叫来宦官,让他照顾好于谦。
皇太孙拱到胖太子身侧:“爹,别把于谦外放。”
胖太子道:“爹让他去翰林院。”
皇太孙眉眼弯弯:“谢谢爹!”
胖太子也笑弯了眉眼,因为太胖,眼睛都看不见了。
永乐帝又嫌弃地移开视线。
于谦解决了个人问题,准备回宴席时,才发现自己年轻气盛,托大了。
一阵天旋地转,他随意寻了个地,肆意一躺。
参加琼林宴之前,于谦拜访了座师,询问了宴会礼仪之事。
座师猜到于谦肯定会被同榜灌酒,让他快喝醉了就往外跑。
“只要不在御前大吵大闹,你在偏僻的地方醉倒,宫中宦官自会把你送出宫,不需要担心陛下怪罪。”座师捋着胡须道,“若不行这点方便,哪个进士敢在琼林宴多喝?”
于谦便卧在了花间。
迷迷蒙蒙中,他来到一处幻境。
“我遇仙了?”酒醒的于谦笑道,“琼林宴遇仙,也是一桩美谈。”
如玉般的石壁缓缓亮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