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烹饪课堂的丁大厨热情接待了他,并且趁着教学时间让江济堂上手试了试,准备在实践中告诉他哪里需要完善。
反正只是一堂体验课——在开始教学之前,丁大厨是这么想的。
结果江济堂如海绵吸水般成长,他的眼,他的耳,他的每一块肌肉,都被大脑调动着,完美地将丁大厨所有动作,一分不差拷贝下来。
这还完善啥,都学完了。
丁大厨第一次知道什么是‘怪物’。
“江女士和你一样吗?”
这种可怕的执行力和身体自控能力是同场竞技者的噩梦,他忽然明白了江素锦为什么能在国际厨坛大杀四方。
别人都在比赛,她是一边比一边疯狂吃经验包。
普通厨师花了几年时间掌握的技巧,可能只会用掉这种天才的半天。
旁观的丁大厨的学生们已经大受打击,而他们中的很多人即将步入中年,足够做江济堂长辈,学厨的时间也是十年起步。
“和妈妈比还是差了,她可以尝出我尝不出的味道。而且我只会模仿,而她会创新,所以我当不了大厨。”
丁大厨更无话可说。
大家都在剪切拼凑,创新,那已经是顶级厨师的领域。
他自认自己算是有天赋的,但仔细想想,他这样的人,从夏国走到国外,从学徒到厨师长,走了几十年,是不是就是为了最后出现在国际大赛上,成就江素锦那种天才的精彩对战?
这认知让人颓败,好在丁大厨这些年的风风雨雨也不是白挨,他很快恢复了精神,甚至是更有精神了。
这种天才当敌人让人胆寒,但作为学生,那可真是太招人喜欢了。
完美的执行力,精准的操作,过目不忘,还积极主动又热情。
什么叫丝滑的教学?
这,就叫丝滑的教学。
“不会创新有什么,来,我看看你能学到什么程度。”丁大厨拿出许多做面包的厨具,“我一开始学的是做面包,最擅长的也是做面包。时间有限,现在我就教你怎么揉面团,不同面包有什么区别。这些步骤和要点我只说一遍,你要记住。”
江济堂认真起来:“好。”
被遗忘的徒子徒孙们:……
一个早上的学习结束了,江济堂带走一大包各式面包和丁大厨的心得笔记,还带走了一张邀请信。
原来丁大厨将另一个擅长做夏国传统面点的厨师介绍给了他。
看着江济堂离开的背影,丁大厨和电话对面的人说:“把你压箱底的本事拿出来。多难的技巧,这后生最多三遍就能完整复制下来。我这辈子都没教这么爽过,你不想试试?”
江济堂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被退休厨师联盟盯上,他正纠结这么多面包要怎么吃,放冰箱再拿出来,口感就没有这么好了。
“我还想再试一次南瓜面包。”
江济堂进入虚拟厨房,他按着今天学到手的技巧开始制作,面团的揉制更加讲究,连馅料的配比也经过了调整。
“您成功制作了‘南瓜面包’,二星级,特性‘饱食度+5’,‘健康+3’,带‘驱散身体负面效果’,持续30分钟。常温环境中保鲜72小时,开封后需在六小时内食用。
“检测到已经有南瓜面包食谱,是否覆盖原先食谱?”
和一星级的南瓜面包比起来,二星级的特性增强了,缓解身体负面效果变成驱散身体负面效果,但并没有其他本质上的区别。
是否这就是南瓜面包的天花板了?
江济堂将这食谱收录,二星级的南瓜面包覆盖了一星级的南瓜面包。
正好三种食物的食材都已经送到,一星级的午餐肉三明治和馄饨各891份,二星级的南瓜面包1782份,独占两个自助售货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