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构忙着看书,连螃蟹都忘了吃。
蓝圭也不敢去打扰。他知道,赵构最烦别人打扰他看书。
白素素也不打扰。老师曾对她说过,没有见过此书的人愚笨,见了此书之后,在别人眼里愚笨。
“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学这本书?”白素素当年是这样问的。
“为了以后的人不再愚笨。”
“能办到吗?”
她的老师点点头:“能办到”
“要多久?”
“要一千年”
白素素张大嘴巴。“看了这本书,也还要一千年吗?”
“是啊。看了这本书,也要一千年。”
他老师知道,看了这本书的,一百年内有了些变化,但很多人还是愚笨的,没有长进的。
所以,他曾料想,也许一千年可以改变。
但前提是,人愿意将自己的思想放开,愿意去不断的探索,不断的为自己造福。
可这一点,能实现吗?
白素素的疑问,老师并没有回答。因为他的老师没法回答。
人的思想就像是一条河:从高处落下,一泻千里,然后或平或缓的流淌。
有的水越流越广阔,有的却越流越曲折,还有的直接干涸,更有的又流了回去。
若学了科学知识,却不能将思想放开。那科学知识反而对人有害无益。
这知识就好比是工具。
工具替代人劳作,是为了让被替下的人远离危险,节省力气。而不是让这个人失去赖以生存的活计。
但是呢?
白素素记得老师说这个话题时是悲伤的。“不能让人生活的更好,这些科技便无所用途。”
白素素想为老师出一份力,她要把科技传到新宋。
要是新宋的人不会运用科技,那就可以帮助老师更快的完成大业。
白素素做的螃蟹很好吃,她做的姜末调料也好吃。那绍兴来的黄酒,更是难得的美味。
但这一切,都不如妙物初本,更让赵构沉醉。
“素素姑娘,这书?”
“九爷若是喜欢,可以拿去。我一个女人家家,更喜欢话本小说。”
赵构把书收好。他甚至都没有交给蓝圭。
等赵构他们走后,白素素来到菊花丛:“取次花丛懒回顾…老师,你也不会多看我一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