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全文阅读 > 第229章 哥组if线6(第2页)

第229章 哥组if线6(第2页)

谢岩心思纯净,没那么多弯绕。他认真思索一番,没想明白陆杨的问题,只说:“你爱想什么就想什么,你饿了就吃糕点、喝茶,想跟我说话就跟我说话,觉得说书先生讲得有趣,你就听一会儿。感觉无聊,你也可以听听其他茶客在聊什么。你开心就行了。”

陆杨其实不太会为自己考虑,也不敢由着心意行事,他总是思虑很多,这这那那的,都想考虑周到。很多简单的事情,到了他心里,都会变得复杂。他想很多种原因、很多种可能,然后再选择一种很轻松的、很普通的方式去解决,表现得随性,显得自己大方、胸有成竹。

他也为自己考虑过,不过他看不了太远的路,他只顾得上眼前的事。他只能想到生存,要吃、要喝、要有衣服穿、要有地方睡,要有本事挣钱养活自己,也要有守财的能力,不被人欺负抢夺。怎样取悦自己,他是很生疏的。

得到丰足的食物,他会很高兴、很满足。能睡个好觉,他同样是满足喜悦的。同理,他渴求的任何一样事情,得到满足,哪怕只是一点点,他都觉得这是恩赐,值得高兴。其他的事,他想不到。

谢岩看他眉头皱得紧,又问他:“你听书的时候在想什么?”

陆杨一样样的跟他说。他会记故事情节,记人物名字,这会让他和别人交谈时多一份谈资。如果有人恰好听过,这又多一个共同话题。若这人是他需要讨好的人,由此便可作为切入点,一来二去的,由一个故事,打听出另一个得人心的故事,便可约着一起去听书,要么就私下听了,再来找人攀谈,以此结交。

他也会记一些让他感觉很俏皮、很顺口、很押韵的话。市井的语言固然丰富,但和说书先生的言语有点不同,一个太俗,一个却算不上大雅。陆杨认为,一个嘴巴伶俐的人,不一定是出口成章或者出口成脏,他一定要懂很多种语言,和什么样的人都能说上话。

这些故事里,也会有一些人情世故。他最喜欢这个了,他现在有家了,却依然和幼年时一样,想要钻研人心,让自己能有依靠。哪怕这种依靠是短暂的,因利而聚,因利而散。他不介意,他只要安全,就能再寻生机。

这两年,他识得一些字,读书了,也跟着谢岩一起听课,懂得了一些道理。他听书的时候,也会想起这些,在故事、语言、人情世故之外,也会想一想这个故事想表达的东西是什么,他听完,会有一点收获。哪怕当时他没懂,总有一个契机,会让他想起来。

这些话他说得流利,越说眼睛越亮,早就没听说书先生在讲什么,堂下几次喝彩,他都没听见一样,只是注视着谢岩,讲他听书的乐趣。

好长好长的一段话,谢岩还没接话,天就黑了。

爹娘担心他们,过来找他们,他们回家吃了饭,又猫在屋里继续聊。那时候,他们都没想太多,互相的房里都进得,谢岩还尤其爱躲在陆杨的房间里看书。因为他爹会避嫌,不会贸然进陆杨的房里。

陆杨记得,那天晚上他们聊得很晚很晚,他拿铜剪剪了数次烛芯,能把谢岩认真的、不带一丝轻视与敷衍的脸看得清清楚楚。

谢岩也告诉他读书的乐趣。谢岩其实是爱写文章的,读书读多了,没人催,他也会想写,脑子里挤满了文思,不写不行。但他很讨厌有规矩的文字,像把他关在了笼子里面,他感觉很挤,很压抑。他告诉陆杨,他赶集的时候,看见笼子里的鸡鸭兔子,都会驻足观看。他和那些牲畜一样。

陆杨不喜欢这种说法,想了想,告诉谢岩,小鸡小鸭孵化出来的时候,是小小的幼崽在蛋壳里啄。它们需要一段时间来孵化,养出足够的力量,然后才能啄破蛋壳,从这个小小的壳子里出来,获得新生。

有关生命,陆杨懂得不多。他只是希望谢岩即使身处牢笼,也该是能突破牢笼,获得新生的人,而不是走到绝境,只能任人宰割的牲畜。

这给谢岩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谢岩很聪明,一点就透,他当即跟陆杨说起“破茧成蝶”这个词。

天南地北的,他们说的话,早已不是最初的话题。但谢岩有好记性,也很执着,他在结束谈天时,把话题拽了回去。

他说:“读书这件事,很多人都觉得累、闷、枯燥,我却不觉得。这跟琢磨人、学本事一样,你喜欢就好。”

谢岩还拿他爹教他的话来教陆杨,说:“但是要换换脑子,你爱琢磨,就干点不能琢磨的事。”

陆杨暂时没有发现不能琢磨的事,谢岩言简意赅道:“背书、抄书,都行的。”

这确实没办法琢磨其他,一分神琢磨,就背不下去、就会抄错写错。

时隔多年,陆杨已经养出了独属于自己的“换脑子”之法。他会看账、对账。偶尔才抄书。他喜欢跟账目、跟银钱打交道。

而多年后的今天,谢岩问他要不要去茶楼听书。

陆杨垂眸想了想,依然摇头。

“不想去了,都是那些书,没意思。”

谢岩不再问,等他一会儿,与他一起结伴回家。

中秋过后,天气变得快。常有风雨,一天比一天冷。

谢岩果然我行我素,想来就来。外头太冷了,陆杨无法把他扔一边不管,领他进铺子,到后院房里暖暖身子,都会念念叨叨说他很久。

谢岩捧着茶杯听着,当这些念叨是天籁之音,听得笑眯眯的。

陆杨则会说他书呆子。

一起长大的情分,谢岩明白“书呆子”是什么意思。

陆杨一般不会说他书呆子,总是说他和别的书生不一样。但他惹陆杨不高兴了,陆杨就会说他是书呆子。

怎么个呆法,谢岩也钻研明白了。他固执的做某件事,一遍又一遍的时候,陆杨最爱说他是书呆子。

谢岩含笑点头,问陆杨:“你饿不饿?”

陆杨不饿,但给他弄吃的。

谢岩爱吃脆脆的、偏硬的食物,他会把饼子放到炉子上烤一烤,外皮烤得酥脆,让谢岩啃一啃,解解馋。

这些饼子是街上常见的葱油饼。陆杨做的葱油饼格外好吃,越烤越香。饼子不大,出锅时没吃完,陆杨就会趁饼子软乎时,给它切成一条条的,这时再烤一烤,谢岩能一根根的吃,很得他的喜欢。

关系恢复从前,没了那点生分,谢岩就没再往前更近一步,没逼着陆杨一定要给他一个答复。这让陆杨心里略微放松了些,有足够的时间去考虑。

这两年,有人给他说亲,自然也有人给谢岩说亲,尤其是谢岩考上秀才以后,谢夫子的好友们都上门表达过结亲的意愿。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