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想了,睡吧。”秦奶奶有节奏的轻拍他的肩膀,似哄孩子般,没多久,秦爷爷就睡着了。
……
翌日,正月十六,元宵已过,年是真正过完了。
秦家派人去各村通知各家,三天后开工。
各村女工收到消息,欢喜不已,恨不得第二天就来上工……可算开工了,再不开工,她们都要以为新染料作坊黄摊子了。
可天公不作美,十八日夜里,天降大雪,连下两天,直到正月二十一,大雪才停。
按规矩,延后两天开工。
可贾祥的车驾是涉雪而来,只为见姜大郎。
见到姜大郎那一刻,他激动极了:“大郎,可算又见着了!”
细作案发后,贾祥也跟贾老爷来看过秦家,却因着姜大郎进山剿细作,没能见到姜大郎。
姜大郎出山时,又临近过年,贾祥得留在家里陪长辈,两人因此是大半年没见了。
姜大郎见到贾祥,也很高兴,好生招待了他,还带他见了小白、见山民们。
贾祥跟小白也算熟人,能见面,很是欢喜,又很惆怅:“我要读书、大郎要当兵、白小哥也快走了,咱们往后再想聚一块就难了。”
贾祥小伙子有了各奔东西的愁绪。
小白笑道:“无须惆怅,你好生读书,将来你去京城科考、大郎当将军去京城面圣,咱们就能见面,我可是要去京城科考做官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小白豪言壮志,当官之心从来不减。
贾祥更愁了:“以我的学问,想考过乡试都难,更别提去京城赶考?”
大魏的功名不是那么好考的,就说宝福县与他们临山县,那是秀才都没几个。
泰丰镇更是连秀才都没有,就一个潘老童生,就这文风,还想去京城考春闱,真真是做梦。
呃,小白也想到东北州这边的文风几近于无,是改说八卦,哄贾祥开怀。
贾祥学业繁重,在泰丰镇住了四天就离开。
此时已是正月底,年味彻底没了,泰丰镇各村各家,开始了平常日子。
可首府薛家依旧热闹非凡,因着细作案,薛家成了香饽饽。
首府衙门、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的官员、首府的世家、望族、富贵人家都给薛家送帖子,宴请薛家人,只为抢在京城特使来前,与薛家把关系搞好。
这宴席是从腊月吃到正月底,不说黄阳隆快吃吐了,就连长袖善舞,千杯不醉的薛东家也快吃吐了。
这夜,薛雷又扶着喝多的薛东家回府,停在二门前,问:“东家一人回去可行?要不请少爷来接您?”
薛东家摇头:“不必,莫去吵他,我一人回去就成。”
且二门至正院的路上都有婆子值守,他就算倒在路上,也不会出事。
“是,那东家当心些。”薛雷没再坚持,目送薛东家进二门,又让一个守门的婆子跟着后,就在二门外的小屋等着。
要是真有刺客暗杀东家,他听见叫声就立马赶去救人。
刺客没遇上,遇见一个半生不熟的人。
“就知道东家又喝醉了,我特地熬了醒酒汤,东家快喝吧。”来人是个三十左右的貌美妇人,薛东家名义上的第一个妾。
薛东家见到她,很意外:“你怎么在这里?怎么给我熬醒酒汤?没必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