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家父宋仁宗御风流免费阅读 > 第八十三章 庆历五年上(第2页)

第八十三章 庆历五年上(第2页)

他们还指着发上一笔财呢,结果突然就来不了了?

搁谁身上谁受得了啊。

就是这几个只想着占位售卖的最底层闲汉也是急得团团乱转。

“莫急莫急,容我细细看来啊。”李叔打年轻时就是个好脾气的人,被人七嘴八舌催了也不恼。

只是慢悠悠从袖袋中取出一副眼下时兴的“眼镜”戴上,笑呵呵说着:“年纪大了,有些字看不大清楚,全靠着我儿……”

“行了李叔,又要夸大哥孝顺懂事了不是?小侄这耳朵都快听得起茧了,您这眼镜是东街费大匠亲手磨的,是宫里传出来的手艺,十五贯钱呢。

“您行行好,先给小侄把消息看了成不成,您看看我这嘴里,尽是泡。”

“好好好,给你看看啊。”李叔嘴上这么答应着,但毕竟上了年纪,动作还是慢悠悠的,看得人心中烦躁上火。

于是就有人小声嘀咕:“若是孙秀……”

话未说完,屁股上就挨了一脚,掉下凳去。

“李叔李叔,对不住,这小子嘴上也没个把门的。”

“没事,年轻后生嘛,都有这一遭。”李叔还是笑眯眯的,但手中的报纸已经放到了桌上。

飞踹一脚之人赶忙将手伸入怀中,摸出两颗银粒子放在桌上,面色隐带讨好:“李叔,这街坊邻居的……”

“你啊……老了老了,赶不上你们这些年轻人的时运了。”

李叔点点他,然后用手盖住了两粒银子,然后快速低声说道:“报上没说。但都说这报纸是东宫的产业,近来又风传官家有意把报社入官。”

华夏的语言文化博大精深,最讲究的就是一个言尽而意无穷。

掏银子的汉子琢磨好半晌才明白过来,东宫又和垂拱殿斗法呢。

辽夏两国的使臣能不能来,来了能不能按时到,还得看东宫的意思。

不然两国使臣入边境军州后能有一百种理由迟到。到时候官家不下诏怪罪就不错了,赏赐更是想都不要想。

不过东宫打去年大胜武进士之后偃旗息鼓快有半年,怎么又折腾上了?

莫非是静极思动?

他规规矩矩道了谢,又像拎小鸡仔似的把刚刚那个出言不逊的弟兄给拎走了。

等过了两条街,茶摊的幌子彻底看不见之后,有人问道:“四哥,作甚如此尊崇那老头,偌大的东京城里,又不止他一人识字。”

看来团队中对要价比旁人高出三成的李叔不满者众多。只是有老大在上头压着,这才面上一片融融之态。

“放你的罗圈屁!不会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四哥横眉立目的龇牙模样把所有人都吓得噤若寒蝉。

“还识字的人多呢,咱们今后,不说今后吧,可能很长一段日子都得指着李叔了,千万不可得罪了他。”

“四哥,这又是为什么?”有人壮着胆子问。

“唉,我真是。你们两个眼睛都是长来透气的吗?没见到打开年起范相公就上箚子说兴学校、修水利、筑道路吗?到现在又加了办报社。

“咱东京报社十四士里头除了早年间三位因张扬受贿被闲置黜落的,还有两位大总编动不了,其余的都跟着去了地方兴学校报社。又说这些学校都是仿讲武军校之例,入学全免,优者还有钱粮补助。

“你们就看看东京报社中那些编辑年初恩科中率,听听报社欲要入官的消息。

“除了李叔这样早已熄了科举之心的,哪个读书人能不心动,定会削尖了头往里挤。与前程相比,咱们给的那点散碎银钱算什么。怕咱们坏了名声,躲还来不及呢。”

有人持反对意见:“可是四哥,我听说那些从报社考出来的举子授官地方都是偏州远县,穷乡僻壤啊,这还是什么好事不成?”

四哥揽住了发问之人的肩膀,反手指着自己的鼻尖:“知道为什么你们都认我做大哥吗?”

一干人齐齐摇头。

“因为你们不动脑子。瓦子里的说书先生都说了这官场上要想升官快,最重要的就是要朝中有人。

“杜相的女婿,故王丞相的那个外孙子,苏舜钦,被御史中丞王拱辰盯上,参了一本挪用卖公文废纸的钱吃喝召妓。

“若非太子殿下训斥后力保,整个进奏院怕是得有半数的人被带累着削职为民。

“结果你们也看到了,此次兴学校,他的名字在众人中排第一。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