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得罪的是表少爷,并非家里的少爷,而且这事儿说出来也不好听,就没将他们怎么样,只是阖家都发卖了而已。
吴有为这才明白,为什么这一家人都护着女儿了,这是怕女儿被人看上纳成了小妾。
老董又道:“他们家原本攒够了钱,想要赎身出来的,只是主家并不同意。。哎,说多了都是事。儿。。。。”“小的大厨的位置,让管家的女婿占。。。。。。”方大厨终于出声了:“可是小的敢说,小的手艺绝对有保证,您想吃江南的还是塞北的菜,小的都能做出来,不会做的有菜谱也能琢磨出来。。。。。”
哦,还有这一茬儿,那就怪不得主家没让他们把女儿献出来了,而是阖家发卖出来了。
当了人的路嘛!
“那就请方大厨一家去我那里吧,我那里虽然不如大户人家那么多工钱,可没好色的表少爷。”吴有为这就拍板决定了。
“老爷,还没问清楚呢!”吴二觉得老爷这样太草率了,手艺如何他们又没有吃过,还不知道真假呢。
“听的很清楚了。”吴有为故意跟吴二道:“最主要的是,他们家的女孩儿不给人当小,我可怕被人惦记上。
吴二他们一愣,想起来了,老爷最讨厌想要爬床的女子了。
这家可是因为不愿意女儿给人做小,被发卖出来的呢!
方大厨一家也一愣,没想到还有这个原因在,这位老爷看着年轻得很,但是既然被家里下人称为“老爷”,可见是当家做主的人,故而听了也心下暗喜,如果真有一个不在乎女儿样貌的主家,他们也乐意伺候这样的人。
“好,好,小的这就跟您交割卖身契!”老董高兴的不行,还拍了拍方大厨的肩膀:“老方啊,以后可要好好干呐!”
方大厨的媳妇儿高兴的擦了擦眼泪,终于有人要他们了。
吴有为道:“先不忙着交割卖身契,还有人手需要谈一谈,木匠是哪一家?”
他倒是不说哪一一位,因为这都一家一家的聚在一起,他要了一位,那一家子就散了。
老董乐颠颠|的将木匠和瓦匠一家子指给吴有为介绍:“这是堂兄弟俩,本来是良人的,但是家里遭了灾,到这边找活路的,一般大户人家都有自己的家生子,不用外人;小户人家用不了这样的,可以外出雇佣;他们家的孩子病了没钱看大夫,他们就只能自卖自身,在小的这里了。
吴有为看了看,一家三口,一家四口,关键是里头有三个小孩儿,只有四五岁大,其中最大的那个有点病容,不过已经挺活泼的了,可见病好了。
只是一般买人的人家,是不想要这么小的孩子的,长成又要十年,还得白养着,所以这两家一直没卖出去。
“行,都要了!”吴有为不怕,小孩子也不错,一家子都在自己手里,也不会不好好给他干活。
想到后世的各种装修,如果这些人有卖身契在户主手里头,看谁还敢不乖乖给好好的装?
老董乐得不行:“哎哎!这两家就给您了!”
又有两家大夫,原来是亲家,两个老头儿五十多,在古代这个年岁去了的人都常见了。
因为这个时代的平均年龄就是六十岁,所以古代的人都说“人生七十古来稀”。
这两位老大夫,一个擅长外科,就是刀伤、棒伤的;一个擅长千金和小儿,就是妇科和儿科。
只是一个男大夫,你擅长妇科也没妇人给你看病啊?
所以只能是擅长小儿科了。
这俩老大夫都是没有媳妇的,一个有儿子,一个有闺女,这俩年轻人也都继承了父亲的本事,尤其是闺女,成了一位女大夫,育有一子一女。
共同赡养两位老人。
两位老大夫,一个姓张,叫张桂友,女儿张灵芝,大家都叫她芝娘子;一个姓李,儿子李参,孙儿李陆通,孙女李婵儿。
吴有为嘴角一抽,都是中药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