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主是一个看上去十分和善的中年男人,总是笑呵呵的,看见沈三元,还问她:“要不要吃鸡蛋灌饼?”
沈三元张了张口,还没回答,就见男人似乎看见什么,脸色倏然一变,随即将围裙一解,立刻冲了出去,整个人很快不见了踪影。
临走前只丢下一句:“小姑娘,摊子帮我看一下。”
于是沈三元就在这里卖起了鸡蛋灌饼。
女人似乎在等人,站在路边,往不远处的体育局门口看了好几眼。闲着无聊,索性拆开鸡蛋灌饼的包装袋,一口一口吃了起来。
咬下一口,金黄焦脆的饼皮倏然发出一声“咯吱”的脆响,中间夹着的是酥香柔软的鸡蛋,晶亮的油珠在其中乍隐乍现,端的是外焦里嫩、唇齿留香。
女人的眉毛一扬,夸赞道:“小姑娘,你这饼皮煎得可比老杨好多了。”
面饼焦脆筋道,鸡蛋香甜喧腾,微微点缀的酱甜中带着微辣,丝毫不觉得腻人。
又有清爽生脆的生菜叶和喷香的烤肠、煎鸡柳,一口下去,层次感丰富,更是回味无穷。
女人感慨:“同样的食材,怎么今天的鸡蛋灌饼吃起来味道特别好?”
她侧过头,对沈三元说:“你也别替他看摊子了,自己支一个吧,保管那些训练的孩子们都爱吃。”
“——嘿,陶萍,才几天不见你就教唆人抢我生意啊?”
摊主老杨远远跑过来,对着女人,也就是陶萍好一番吹胡子瞪眼,一转头看见沈三元,立刻又笑得一脸和蔼,“谢谢你了小姑娘。刚才走得急,真是不好意思。”
沈三元摇头:“没事。”
陶萍在一旁凉凉道:“确实没什么事,反正这么久也就我一个t?客人。”
沈三元往四周扫了一眼,见周边确实僻静,还奇怪老杨为什么会选择这么一个地方摆摊。
老杨哼哼笑道:“人抓到了,我这摊子也要换地方了,你啊,以后就是想吃鸡蛋灌饼也没得吃了。”
却听陶萍说:“这可不一定。”
她看向沈三元,“体育局的食堂正在招一个早餐师傅,怎么样,你有没有兴趣?”
“食堂?”
“对啊,五险一金,每月工资按时到账。要是做得好,还能进编制。”
听见“编制”两个字,沈三元眼睛倏然一亮,这对大部分人,尤其是她来说,简直是不可抵挡的诱惑。
为了当上厨神,她每天努力实习,没想到在实习期间,还能先混上人间的编制。属实是美滋滋。
老杨在一边拆台:“编制哪是这么好进的,小姑娘你别听她画大饼。”
陶萍也道:“要想顺利进食堂,得先试个菜,我说了不算。”
沈三元却兴致高涨、信心十足:“没问题,我会努力的!”
不就是试菜嘛,她有经验。
-
陶萍将沈三元领到体育局食堂后厨,她道:“这里的食材你都可以用,做完正好赶上那群小兔崽子下训的时间。”
她似乎有急事,交代了沈三元两句后,接了个电话就走了。
沈三元扫视了一眼这个后厨,空间很大,设施齐全,光是灶台就有好几个,不过摆在明面上的食材不多,除了橱柜里的面粉外,只有一些零碎的葱蒜和放在灶台上的一篮新鲜嫩叶菜。
她想了想,决定就用这些嫩叶菜做一道菜包子。
袖子一捋,先把面粉倒出来,加水、揉搓,放在一旁醒发。
这篮子菜叶已经很嫩了,沈三元再择其上最嫩的嫩叶,剁成泥,加一点儿糖、一点儿油,放进锅里蒸得白生生的。这便是这道菜包子的馅儿了。
因着菜叶儿极嫩,吃得便是这道清味,所以调味料不用加太多。
馅儿蒸好了之后,便开始包包子。一个面剂子擀成薄薄的圆形,摊在手心,往里舀上馅儿,接着顺着一个方向开始捏褶子,直到捏出的褶子花首尾相接,将包子馅全包在了面里为止。
包子包好,便可以上锅蒸了。
刚把火点上,沈三元就听到外面传来一阵闹哄哄的声音,接着几个穿着体训服的小伙子大步走了进来,高声叫嚷着:“刘阿姨,今天吃什么啊?训了一天,饿死我了。”
走进食堂,没见到人,就看到一个没比他大多少岁的年轻姑娘正站在打饭窗口里。
两人大眼瞪小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