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8章
“蓝玉,失力德镇守澜沧江以东地区,澜沧江以西直到傍葛剌国区域由李文忠,明忠,明孝等八人镇守。”
“末将等得令。”
“待的孤返回京师以后,会与皇爷爷商议,重新划分东南半岛行政区域,届时朝廷会派来皇叔们前来治理这些地方,诸位将军务必做好配合。”
“末将等得令。”
东南半岛上的这些国家该如何划分,还是需要与洪武大帝,便宜老爹去商议一下的,商议出来结果以后,还要与文武百官进行商议,最终才能决定下来。
如若在东南半岛上重新划分行政区域的话,必须要慎重一点,核心的原则包括以山川江河态势划分,另外就是为了避免某个部落或者是民族趁势做大,必须要执行改土归流之策,其次就是要在边塞要道建立卫所,派兵吗驻守。
其次就是文化的传播和经济的整合了,文化的传播首先考虑的就是要在每个行政区域内建立学堂,让那些番邦部落的适龄孩童学习中原的文化,关于经济整合,对于朱雄英来说那就简单了,成立皇家分会就行了。
商会可以收取每个部落的货物,每个部落也都可以去购买皇家商会的货物,为了避免某些个部落趁机做大,赚的盆满钵满,皇家商会的货物,诸如白糖,粗盐、茶叶,布匹等生活物资,会进行限量供应,只要确保部落百姓生活正常就行了,如若是不计数量的提供,恐怕要出事。
关于布政使司的设立,基本上就是5-6个了,首先是澜沧江布政使司,辖区基本就是后世老过的一些地方包括态国伊桑地区,划分的理由自然是以湄公河中游为核心。
其次就是暹罗布政使司了,区域包括态国中部平原和棉垫东南部分区域,划分的理由就是湄南河平原和沿海北部地区了。
随后就是整合南掌旧地,将高棉和湄公河三角洲这块地方成立高棉布政使司了。绵中布政使司的范围就是棉垫南部和安达曼沿岸了。云西布政使司的范围包括态国北部至覃邦区域。
除了以上五个布政使司以外,还需要设立一个占城布政使司。
治理东南半岛还可以采取以夷制夷的传统策略,但是这种方法估摸着也统治不了多长时间,届时肯定会出现某些部落反叛的情况,故此朱雄英决定将布政使司、府、郡县(土司)这种行政区域划分下去,随后就是派遣大军驻守,以防某些人的反叛,紧接着就是派遣官员治理当地,一文一武加上经济和文化的制约,相信不出二三十年,这些地方的百姓对于大明就有了归属感。
当然了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要推行汉姓,将那些南掌、安南、暹罗等贵族的姓氏全部更改为汉姓,随后就是在这些地方大肆宣扬佛教。
关于如何治理东南半岛上的这些百姓,朱雄英仅仅是有这样一个想法,至于最后洪武大帝,太子朱标和文武百官会作出什么样的决策,目前朱雄英还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洪武大帝也好,文武百官也好,他们对于治理番邦肯定是有更好的意见和方法。
约莫十来天以后,朱雄英引领傅友德、徐达、汤和、冯胜、李文忠、邓愈等人返回京师。
西征的时候,三路大军将近三十万兵马,可返回的时候却仅有十万兵马,那将近二十万兵马还镇守在各处,确保打下来的地方无反叛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