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了拍胸口,待缓和情绪,杂货摊主抬头望去。
面前男子头戴帷帽,脸藏在纱帘里,看不清具体样貌,依稀是个年轻公子。
这位公子声线清泠,语气却生硬。说这句话时,他明显含着怒气,又难掩尾音的恐惧颤栗。
看来又是个不知道肃王已经疯了的人。
杂货老伯望着丹卿,情绪低落:“是肃王,肃王他疯了。”
“不可能。”男声回得斩钉截铁,还含着不容置喙的笃定。
杂货老伯何尝不懂这位公子的心理,大家都一样,大家都不愿意相信。可真相就是真相。
杂货老伯沮丧地摇摇头:“是真的。哎,肃王现在可能还在柳巷,公子你要是真不信,你可以……”
话未说完,便见这位瘦削的小公子像疯了般,拔步就往街头疾奔。
他速度极快。
眨眼就消失在街角。
春末,正午艳阳已有初夏的毒辣。
丹卿奔驰在寂静的街,他心脏狂跳,“噗通噗通”,仿佛都快蹦出来。
将至邻近柳巷的铜锣街时,丹卿忽然听到嘈杂无比的声潮。
嗡隆隆的,皆是人声。
丹卿脚步有瞬间停滞。
然后丹卿跑得比刚才更快,帷帽纱帘随风扑到脸颊,他无暇拂开。
耳畔是越来越剧烈的声潮,丹卿脑海里,却重复放映着杂货老伯的话。
他说:肃王疯了。
怎么可能?!
丹卿绝对不信。
昨日黄昏,他才与段冽分别,当时段冽那么温柔地看着他。他说要他信任他,他还说除非他死,否则就算是爬,也会爬着来见他……
丹卿鼻尖止不住地泛酸,假的,全是假的。
可是,这里为什么有那么那么多的人。
他们为什么都要聚集在这里?
丹卿还没走进柳巷,堪堪只到铜锣街中间,便望见那片乌泱泱的人群。
衢城百姓把道路围堵得水泄不通,他们交头接耳,他们神色悲凉,他们指指点点,他们皆望着柳巷那边的方向,不知在愤慨叱骂什么。
丹卿脑袋仿佛被吵得炸开。
他怔怔望着人潮,双腿一阵虚软,险些踉跄跌倒在地。
一股不好的预感,仿佛盘旋在阴雨天的乌云,把丹卿整个人都笼罩住。
不,耳听为虚,眼见才为实。这一切都不是真的。
丹卿不停在心里告诉自己,不是段冽,绝对不可能是!
狠狠咬牙,丹卿不知打哪儿又生出股力气,他攥紧双拳,猛地冲向人群。
捂着帷帽,丹卿拼命从缝隙往前挤,他机械般的沙哑嗓音,不断重复:“抱歉,借过,请让一让。”
被丹卿撞到的人骂骂咧咧,却忍着没有动粗。
这样悲怆的场面,所有百姓都堵得慌,没心情招惹是非。
丹卿声音越来越嘶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