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到师父身上的气息波动,沈心阁并没有觉得很光荣。
距离把师父喊作“道友”,明明只有一步之遥,现在忽然又变得遥远。
师父竟然不是渡劫期的道修,这种感觉就像一直以为蔺宗主是师父口中温柔善良的好人,却被他残忍地点了哑穴。
——师父明明之前还对他说微雪宫喜欢藏拙于身,韬光养晦,一定还有隐藏的底牌,不是君子所为。
那时候他不懂什么叫“韬光养晦”,什么叫“藏拙于身”,现在他彻底明白了,就是说师父这种遮遮掩掩的人。
偷偷地修到了人仙,连徒弟都不知道,这样难道就是君子所为了吗?师父从此不是君子,而他再也不是君子的徒弟了。沈心阁觉得悲从中来。
正在僵持之际,又一位灰袍道人自镇外缓步而来。
同是护道真人,他身上气息浑厚,不输玉湖。能认出,这就是阻拦他们来到鬼界的两人之一。现在沈静真面临的压力又多一重。
来者沉声道:“沈宗主,既已来此,不妨先听来龙去脉,而非扰乱两界和谈。”
“两界和谈?”沈静真声音沉冷,“身为仙道大宗之主,两界和谈,我怎不知?”
“鬼界人界接壤,已无可避,唯有早做打算,方能和缓交接,避免生灵涂炭。”
沈静真一字一句,依然重复:“两界和谈,我怎不知?”
他身上人仙气韵显露无疑,面临两位护道真人的威压,如同狂风骤雨中一棵孤松,虽然势单力薄,依然峭拔挺立。
死寂中,但听鬼帝一声轻笑。
“有意思,真有意思。”鬼帝抚掌赞叹,“玉山兄,玉湖兄,你怎么说?”
玉湖面色沉沉:“小辈不懂事,陛下见笑。”
“哦?果真如此?”鬼帝道,“那这位小辈还真该管教,险些让我以为——玉湖兄先前说人界共见,是在诓我呢。”
沈静真一反常态,从个不问世事的闲散神仙变成咄咄逼人的卫道士,鬼帝话语亦是夹枪带棒,玉湖真人面孔上阴云密布:“沈宗主,他界面前,你不要失了分寸。”
“我是失了分寸,”沈静真目光冷若冰霜,“那仙门百家尚不知情,两位真人先行与他界之主对面交谈,口称‘人界共见’,又是失了什么?”
鸿蒙宗身为道修门派,常年居于上清道宗之下,门人一向和光同尘,沈静真进退有度,更是其中翘楚,何曾见他如此过?
连沈心阁都能感受到,师父是真动气了。
若不是气昏了头,怎么会装都不装了。
“沈静真!”后到的那位玉山真人,语中怒意比沈静真更甚,“你不清楚来龙去脉,就不要在这里大放厥词!退下!”
“要我退下,除非真人明示,何为来龙,何为去脉!”
“你与邪路宗门微雪宫勾结,执意闯破界障来此搅局,休怪我手下无情!”
沈静真身畔罡风环绕,七七四十九道符箓于身周盘旋如轨,蓝衣袍袖飞荡:“那就请真人赐教!”
“好,好!”鬼帝拍手赞叹,笑得眉飞色舞,“你们都退下,请玉山真人与这位‘沈宗主’到那里去论个对错怎样?还有哪位贵客想登场,请一并相见。”
说罢示意镇中央用木头搭成的、十丈见方的的残败矮台——那是这镇子还兴盛时搭建的,演画皮鬼戏用的戏台子。
玉湖真人自然看得出来那是何地,鬼帝如此戏谑无异于羞辱,令他神色又阴沉三分。
玉山与他修为相仿,要对付沈静真并不难,只是局面无端被搅,与鬼帝的交易何以为继?
而且看玉山神情竟隐有忌惮,也是,沈静真带着他徒弟,两人怎有打破界域之力?
正打算说些什么扭转颓势,对面的鬼帝却丝毫没有要听他说话的意思,只是兴致盎然看着两相对峙,一触即发的玉山真人和沈静真,抬手,要去拿桌上酒壶为自己添酒。
——却是拿了个空。
方才还好端端在桌上的青玉酒壶,并两只还未用过的空杯竟是在他们都无察觉的情况下,不翼而飞了。
“嗯……?”鬼帝眯起双眼,不善地朝四周看去。
玉湖真人亦是警惕,不顾得两界礼数,强横神识向外扫去,立刻发觉异常。
——苍老面庞上,一双寒光隐现的眼睛看向不远处一处鬼居的屋顶。
那屋脊上,不知何时多了他人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