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族子女,只要禀赋不弱,为灵胎时便有神识。
竺宴亦然。
所以神帝陨灭那一幕,竺宴曾亲眼见过。
他尚未出生,便见过从极渊下黑雾动荡暗无天日的光景,听过魔脉疯狂肆掠的呼啸。
传言神尊与神帝创世之初,天地一片混沌,清气与浊气纠缠交杂。后神尊创世,令清气扬天,浊气下沉,天地始现清朗;神帝以火精照明六界,为天下带来光明与温暖。
可是创世之后,六界却并不如他们想象的那般海晏河清,一派祥和。正如天地之气,有清气、有浊气、有魔气,人性之中亦天生有善良、有悲悯、有贪嗔痴、怨憎恨,而后人与人之间便有了计较、争斗、伤害,更甚至于战争、杀虐、屠戮。
这些兵戈杀虐本质与天地之间的魔气又是一体,互相影响,互为壮大。
这就有了创世之后,神族各部落之间的第一次混战。
那一战在当时看来十分惨痛,然而从其后万万年的眼光来看,那不过才是个开始,自那之后,数十万年来,六界战争绵延不断。
只是当时的两位创世神一心以为可以釜底抽薪,永绝后战,他们也确实想到了一个办法。
——集毕生之力,将魔气从天地之气中消灭。
可是天地万物相生相克,魔气本身也是天地之气的一部分,他们此举实则也有悖自然法则。
所以即使他们是创世神,也失败了。
他们耗尽大半神力也无法将魔气消灭,最后只能退而求其次,将魔气从天地之气之中悉数抽离,又以阵法永镇于从极渊下。
原以为将魔气全数镇压,天下就太平了。
可他们忽视了,世人心底的贪嗔痴怨憎恨生生不息,即使魔气被镇压,世人心魔也会催生出新的魔气,而世间魔气壮大,又会与从极渊下的魔气本源呼应,犹如敌人里应外合,最终破印而出。
封印魔气后的第一次战争来得比他们想象的更快,而那个时候,他们的神力甚至还未来得及恢复。
神族部落混战,如火如荼,其中以碧落族最为强大。
神尊神帝镇压魔气损耗了大半神力,若战争持续,从极渊下封印不稳,他们将无力再次镇压,只能眼睁睁看着生灵涂炭,唯一的办法只有及时止兵戈。
碧落族看中的本是漱阳宫和扶光殿中的高座,但他们也明白神尊神帝尚在,若是硬取,代价巨大且未必能成功,所以他们此举,只是想将族中公主冶容送入漱阳宫或是扶光殿,盼她得到创世神宠爱、诞下创世血脉,再从长计议。
然彼时神尊与神帝皆已有了并肩作战的伴侣,尊后祈安是羲和女君,帝后羡安是言灵之主。
但碧落族似乎对他们公主的美貌十分有信心,表示为妃亦是使得的。
不知神尊神帝是如何商议的,后来是神尊应下了碧落休战的条件,允碧落冶容入主昭华宫。
大约是因为,神尊在创世之后就已自绝七情六欲。没有七情六欲的神尊,后宫有美人又如何?谁也动摇不了他对苍生绝无偏颇的爱,尊后祈安不能,冶容更加不能。
但冶容入主昭华宫却换来了碧落族的休战,而碧落族的休战换来了十万年的天下安定。
只是没有想到,十万年后,言灵族之祸却让魔脉重新出世。
言灵族从前十分强大,他们天生有预知后事甚至扭转乾坤的能力,鼎盛时期力量更远胜于羲和族、碧落族,只可惜言灵族有一个手腕强硬性格偏执甚至有些疯的言灵之主,言灵阖族都被他们的族长牢牢压制着,因此在整个神域显得十分低调,从来无法惹事生非,更甚至于没有什么存在感。
而这样的压制一直到言灵之主怀孕之际发生了变化。
言灵族中几位心怀异心的长老暗中带领族中子弟筹谋万年,就为了等言灵之主临盆那日。那一日,言灵族中过半族人合力启动阵法,将从极渊下被镇压数十万年的魔脉放了出来。
那一日,不仅从极渊下,便连神域也妖风肆掠,天地间晦暗无光。
神帝赶赴从极渊,他身处魔脉旋涡,亲眼见乾坤逆转,天塌地陷。
他俯瞰着挣扎在洪水与血海之中的众生,琉璃色凤眸流露出悲悯,眉心之处却有黑雾蒸腾,从身体里源源不断地涌出,又与肆掠天地的魔气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