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我这脑子,记不起来了。
战友呢?怎么撒尿还没回来?救救我!
刘盈笑着从驴车上拿出竹筒。
他把竹筒打开:“里面是盐。我久闻汉王仁名,听闻汉王义子韩将军到来,便从家里偷偷跑出,想要投奔汉军。这是我从家里带来的精盐,是我送给将军的礼物!”
听到孩童得意洋洋的话,汉兵卒睁大眼睛:“啊?兵荒马乱的,你居然独自从家里偷偷跑出来??”
刘盈抹了抹脸上的泥,好让自己得意洋洋的表情更加明显:“大丈夫生于世间,当拜得名主建功立业!阿父阿母不准我出门,我只能偷跑!”
汉兵卒无语。
正好,和他一同站岗的战友回来了。
他赶紧把面前情况告知战友,让有脑子的战友来应付。
另一个高瘦的汉兵卒也愣了一会儿,才对孩童道:“你在这里等着,别乱跑。你一个小孩,怎么能在乱世中乱跑?小心变成锅里一堆肉!幸亏你见到的是我们汉军,脾气好。要遇到其他军队,早把你打死,抢走你的车和盐了!”
絮絮叨叨训了面前脏兮兮孩童一番后,高瘦兵卒才转身去寻带队的将领。
将领听到兵卒的话,扶额道:“哪来的顽皮孩童?罢了罢了,先叫进来。既然识字,又有马车可坐,估计是个士人之子。对他恭敬些。”
高瘦兵卒将刘盈请入兵营。
刘盈牵着灰兔的缰绳,与驴车一起进入汉军营。
路上,他不住东张西望,兴奋好奇之色溢于言表。
将领正在篝火旁坐着,见刘盈神色,不由想笑。当真是个顽皮孩子。
“将军,你就是汉王义子韩将军吗?”刘盈见到篝火旁明显比其余兵卒衣着更华丽的将领,眼睛一亮,拱手作揖。
“我只是韩将军麾下小将。”将领不嫌弃刘盈身上的脏污,亲手接过刘盈手中的竹筒。
他打开竹筒,拈出细盐尝了尝:“当真是精盐,居然还有点肉味。你这顽童,难道是把家里腌肉的盐偷出来了?”
刘盈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不是偷,是拿的。”
他一边装拘谨,一边观察面前将领。
刘盈不认识这个汉军将领。
听着将领口音,观这将领言行,他应该是赵国宿将。
赵国宿将,那就确定是阿兄的将了。
刘盈通过观察,这个军营估计有一千多人,没有押运重要的物资。
他们的神色很轻松,还让自己一个孩童进军营,也应该不是在执行战略行动途中。
刘盈猜测,他们应该是刚执行了任务,正准备返程。
他心中稍定,对汉将道:“父亲与汉王有旧,一直对汉王和汉王义子赞不绝口。我听着韩将军的神奇事迹长大,特别敬仰韩将军,想要投奔韩将军麾下。别看我长得矮,其实我已经十五岁了!”
男子十五岁左右声音才改变,此时又说的是虚岁,刘盈虽然还是童音,十五岁也是有可能的。
十五岁就能从军了。
将领神色稍缓,将竹筒放下:“你可有信物证明自己的身份?此地离楚人近,我可不敢贸然将你带去见将军。”
他只是和顽童开个玩笑。
以楚军直来直去的性格,不会找个孩童当奸细。
孩童胆敢独自离家来寻汉军,就证明其胆略和对汉军的忠诚。即使不了解这个孩童,将领也对孩童有了欣赏之心。
他想,如果将军没有其他安排,他就把这个孩童放在身边当亲兵培养。
刘盈笑着道:“有!将军等等!”
他爬到驴车下,对驴车底部敲敲打打。
将领好奇地看着刘盈,不知道他能在驴车底部藏什么。
刘盈撬开驴车底部的木板,拿出一个伪装成木板的小木盒。
他将木盒递给将领:“不知道将军认得哪样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