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原来你也是穿越的百度 > 第107章 赈灾(第1页)

第107章 赈灾(第1页)

项昀本来许诺寻嘉,待寻江回来,便与她和离,放她自由。

可如今南诏主动称臣,地位比之前低了一等,如若这个时候与她和离,让天下百姓怎么想?寻嘉的娘家人怎么想?恐怕都要骂项昀负心薄幸,南诏上下都要生出异心了。

寻嘉自己也觉得此时和离不妥,便主动跟项昀说再缓一缓,待南诏情况稳定下来再说。

项昀道:“既如此,那便要再委屈你一阵。”

有寻嘉这个贵妃在后宫坐镇,虽就挂个名,也能堵一堵朝中大臣的嘴,对项昀来说,于他是有百利无一害,只是会对寻嘉有些不公平。

寻嘉道:“我不打紧。不过我有个不情之请,我想跟着二哥一起回南诏看看我的父母。”

自古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省亲是天经地义之事,然而皇帝的老婆却鲜少有这样的自由,尤其还是这种远嫁过来的,一入宫门深似海,多半是死生不复见了。

项昀道:“这是理所应当的。不过眼下不是好时机,待夏汛结束之后再动身吧,现在渡江不安全。”

今年雨水多,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都已先后发过一次洪水了,好在朝廷开春之后就向各地官府发布了防汛告示,要求各地加固堤防,是以第一次洪水并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

进入六月后,各地的降水明显增多,项昀总感觉要发大洪水,因此派了工部官员前去长江与黄河沿线巡察汛情。

六月中旬,由于益州境内大面积骤降暴雨,大量雨水汇入长江,洪峰过境导致中下游泄洪压力剧增。恰逢湘江流域也在降暴雨,两江洪峰在洞庭湖相遇,致使荆州南部与湖州北部变成一片汪洋泽国,无数农田屋舍被淹没,有的地方洪水甚至能没过屋顶。

大水整整泡了三日才退去,洪水所过之处,数万房屋倒塌无数,三万多百姓在洪水中丧生失踪,数十万百姓流离失所。

这还是朝廷提早防汛的结果,碰上这样的洪水,别说是在古代,就算是科技发达的现代,一样会损失惨重,只是人员伤亡可能会少一些。

项昀每日看着自南方发来的消息,眉头一天比一天拧得紧。人类在这种天灾面前,是如此地渺小与不堪一击。

从收到荆湖洪涝的消息开始,项昀便命南星与骆凤吟领着一支医师队伍,随着朝廷抗洪赈灾的钦差前往荆湖两州救灾抗疫。

大灾之后必有大疫,梨花婆婆对各种瘟疫研究颇有心得,让两位师姐过去主持防疫是最好的选择。

这支医师队伍中,包括了医学馆医学班的部分学子,他们已经学了两年医,虽还不能独立看病,也懂了基本的药理和外伤处理办法,带他们去支援灾区,一是为了实践锻炼,二是他们确实比不通药理的人能更好地打下手。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领队的钦差除了工部侍郎,还有主动请缨的越王项悱,这本来不关在吏部任职的项悱的事,但他想制造跟南星相处的机会。

项昀觉得王爷比朝廷官员能够代表朝廷的态度,而且王爷的威严也更能震慑一些人,便同意了他的请求。虽然事后德太妃来跟项昀哭诉过就是了,毕竟哪个当娘的愿意自己的孩子去随时会爆发瘟疫的灾区冒险呢。

项昀把当初跟着自己去青州赈灾的几个官员派了过去,自己的护卫段十八、虎子和宋好文也被派遣了过去,只留了宇文寒渡与寻飞在身边,这些人都有跟着他抗疫的经验。

支援灾区的后勤工作则全都交给了宋好武,论组织能力,还真没有几个能赶得上他的。

项昀登基后,本想把宋好武招到朝廷来做官,因为这是个极其优秀的管理人才,但文官的上升渠道和武官相差巨大,比武官更为苛刻。

武官可以通过功勋获得,而文官则要通过科举才能获得资格。宋好武并没有正经读过四书五经,所以根本不可能通过科举之路入仕,特招他做一个低等小吏又太埋没他的才能。

八方楼的产业如今遍布全国各地的各行各业,俨然已经成为了楚国最大的商号,项昀便将宋好武留给了商无咎打理产业。宋好武也觉得自己一个江湖人士,散漫惯了,并不想入仕受约束。

这个时候,宋好武的优势就发挥出来了。由他统一调度药材、粮食、各种物资等赈灾资源,而不用担心各路官员摆架子耍官腔,效率会更高。

为了安抚灾民,维持秩序,让灾民更快恢复生活生活生产,项昀授权项悱调度地方驻军协助赈灾。这是第二次征用地方驻军抗洪赈灾,上次还是项昀在青州时。

将士们虽非专业人员,但都是精壮劳力,在搬运物资、维持秩序等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

天气炎热,灾区不可避免地发生了瘟疫,以疟疾为主,疟疾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水灾后的荆湖两地蚊虫繁多,极易引发大规模的疟疾传播。

好在有南星和骆凤吟在,毒医门有独家驱蚊良方,可以让百姓尽量减少被蚊虫叮咬的可能。又有治疗疟疾的中药配方,所以虽然爆发了疟疾,但并没有造成太多的伤亡,也很快就被控制住了。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