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华年目光扫过他,拍了下爹爹的肩膀,“爹爹,他是谁呀?”
“哎!你瞧我,看见华哥儿后把正事全忘了。”
文晖阳把秋华年放下来,推着两个孩子的背介绍,“华年,这是云瑟,是我在探望老友途中路过辽州漳县收的弟子,云瑟这孩子聪明又懂事,以后他就住在我们家了,你们要好好相处,知道吗?”
秋华年很少见爹爹这么夸奖一个人,好奇地看着小少年,大方点头,伸出一只手。
“知道啦,我叫华年,你有不适应的地方可以告诉我,我帮你想办法。”他拍着胸脯保证。
小少年飞速看了他一眼,再次避开视线,抬手轻轻碰了下他的指尖。
“我叫杜云瑟。”
——声音又清又冷,怪好听的,秋华年心想。
……
后来秋华年知道了,这个叫杜云瑟的小少年出身农家,今年只有十岁,是辽州襄平府漳县杜家村人氏,家里祖祖辈辈都是农人,父母健在,下面还有一个一岁的妹妹。
杜云瑟的家境很贫寒,家里绝大多数钱都用来送他读书了,好在他确实争气,小小年纪便熟读四书五经,放眼整个大裕也称得上神童。
文晖阳路过漳县,受县令邀请查看县学学生的文章,翻到杜云瑟所做的文章,知晓他的年龄后惊为天人,亲自去了趟杜云瑟所在的杜家村,将他收为弟子,征得他的家人同意后带他入京教导。
杜云瑟的父母虽然舍不得孩子,但也知道不能耽搁儿子的前程,尽力给他凑了些盘缠,还做了几套新衣裳。因为小孩子长得快,所以衣服都做得偏大。
秋华年的母亲梅争春没有反对丈夫的决定,她也很喜欢这个彬彬有礼、沉默懂事的孩子,杜云瑟就这样在文府住了下来。
文家人住的宅子还是文晖阳高中状元那年,厚着脸皮求元化帝赏赐的。
虽然只有一进大小,但胜在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也很清静,住文家一家三口加一个杜云瑟正好。
秋华年住在东厢房,杜云瑟则住在对面的西厢房,文家的院子不大,秋华年经常早上睡得迷迷糊糊的,就听到对面西厢传来起床和洗漱的动静,等秋华年挣扎着从床上爬起来,慢慢悠悠吃早点时,杜云瑟已经在晨读了。
秋华年虽然很卷,但也喜欢享受生活,年龄变小后,他对自己的要求放松了很多,一下子就被刻苦努力的杜云瑟比下去了。
不知道为什么,秋华年总是会下意识关注杜云瑟,他被这个新来的小哥哥激发出斗志,过了几天,在又一次听到杜云瑟早早起床的动静后,也一咬牙从床铺上爬了起来。
坐在窗前,借着晨光温习书目的杜云瑟听见敲窗户的声音,一抬头,就看见踮着脚扒着窗台的秋华年。
“你为什么大早上开窗户呀?不冷吗?”γυе謌
一阵深秋的晨风吹过,秋华年风帽上雪白的绒毛顺着一个方向抖动,有几丝粘在脸上,痒得他微微眯起圆圆的眼睛。
杜云瑟移开视线,言简意赅,“看书清楚一些。”
秋华年愣了一下,发现杜云瑟屋里没有点灯,他明白杜云瑟是想省灯油,不好意思花太多老师家的钱。
他用小大人般的语气劝道,“我爹爹虽然手里留不住钱,但好歹是个五品的官,每个月有固定的俸银。真缺钱了还能去给人提个字作幅画赚外快,你别这么小心客气。”
“等你长大当了官有了钱,回过头来孝顺我爹娘也是一样的。”
“……”
杜云瑟张了张嘴,不知该怎么回答,秋华年又笑了,“反正我长大后肯定能赚大钱,你就算没我赚得多,我也不会嫌弃你的。”
作者有话说:
【修改了本篇关于云瑟家庭情况的设定。本来这条if线的设定是主线的一个情景反转,主线华年六亲尽失背井离乡来到杜家当童养夫郎if线则是云瑟家破人亡来到文家做童养夫,想形成一个对照,也有世事祸福守恒,一些圆满了一些就会缺憾的意思。但我后来想了想,既然写if了,还是更圆满一点吧】
另外原本的计划里,后日谈还有最后一篇,标题叫【岁岁华年】,简介是“春华秋实,秋尽冬藏”,写云瑟和华年此生的结束,写到衰老、死亡与合葬,这一世有生有死、有始有终,画出一个完整的圆来。
这个结局是我在第二卷时就构思好的,但真临到落笔的时候,我却突然非常抗拒,不愿把它变成具体的文字,最后感性战胜了理性,我遵循了内心深处的声音,就这样让他们这一世的故事在最好的年岁结束,戛然而止却永远年轻。
从这一章开始,我会先写两条轻松的if线,然后是副cp们的番外,最后是后世现代长番外,里面包括论坛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