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庄子翻译英文 > 第二 庄子的审美层次与意象英译(第1页)

第二 庄子的审美层次与意象英译(第1页)

第二节《庄子》的审美层次与意象英译

庄子具有独特的审美层次,在他看来,“天”是高于“人”的审美意象,“道”是高于“物”的审美意象。“顺天”与“体道”是最高层次的审美体验,位于其审美层次的高端,而“人为”和“物见”位于其审美层次的低端。“天”与“人”,“道”与“物”成对出现,庄子贬抑“人为”而崇尚“顺天”,贬抑囿于“物”的见地,而称颂“道”的见地。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应认识庄子独特的审美阶序,应把审美意象放置在其文化语境中理解,否则会造成误译。

一、天——人的层次与英译

许慎《说文解字》释曰:“天,巅也,至高无上,从一、大。”[1]“天”在金文中的字形是人头顶上一个圆圈,后来圆圈演变成横线。从造字法来看,“天”字由张开双臂的人头上加指事符号构成,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崇天”特点。在中国哲学中最早对于天的认识带有原始宗教的意味:“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诗经·玄鸟》)有时又有人格神的意味:“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同时,天还是有意志的,是爱民的:“吾所以知天之爱民之厚者有矣。”(《墨子·天志中》)老庄道家则认为,天为自然之天。

《庄子·内篇》中“天”单独出现的语境有如下几处,考察三位译者对“天”的翻译有三种不同的处理:

1。圣人不由,照之于天。(《齐物论》)

Giles:Whigthecase,thetruesagerejectsalldistinsofthisaakeshisrefugeinGOD。

Graham:Thisiswhythesagedoeshiscourse,butopensthingsuptothelightofHeaven。

Fung:Thesagesdohisway,butseethingsfromthepoiure。

2。是何人也?恶乎介也?天与,其人与?(《养生主》)

Giles:Whoisthatmaoloseafoot?Isthisthewod,orofman?

Graham:Whatmanisthis?Whyishesosingular?IsitfromHeavenorfromman?

Fung:Whoishe?Howisitthathehasbuto?Isthisduetooman?

3。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无以好恶内伤其身。(《德充符》)

Giles:Godgiveshimhisform。Hedoesgoodaodisturbhisinternaley。

Graham:Heaveheshape:donotinwardlywoundyourselfbylikesanddislikes。

Fung:Naturegiveshimtheform。Hedoesnotinfliternalinjuryuponhimself。

4。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大宗师》)

Giles:HehatGodis,andhatManis,hasattained。

Fung:Heorkofheworkofmanisusuallysideredasperfect。

Graham:ToknowwhatisHeaven’sdoingandwhatismainknowledge。

5。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大宗师》)

Giles:Lifeahbeloheirsequence,likedayandnightisofGod。

Fuharetheappoiofdestiny。Theirsequehesuofdayandnight,istheevolutionofnature。

Graham:DeathaiheyhavetheandeveningisofHeaven。

(一)翟理斯的英译——God

翟理斯的英译本中几乎所有单独出现的“天”,都被翻译成“God”。这与他整个译本采取的翻译策略相关。他的译本采用了“归化”的翻译方法,体现在以下几点:一、在词的处理上,如果英语中有“对等词”,则用英文的“对等词”代替,而不保留源语文化的特征。例如:他把“鲲”翻译成《圣经》中出现的“Leviathan”,“五谷”翻译成“fruitoftheearth”。二、在句子的处理上,他采用了“意译”的方法,翻译非常自由,并不严格模仿原句的表达方式。三、即使在段落后面他对原文的解释中,也经常引用西方名人名言加以印证。例如:在《逍遥游》最后一段描述狸“东西跳梁”时,翟理斯引用布朗宁的话“Thetiger-catsow,thatwhipriedarodsogiillinitsstilleethjoin”。

翟理斯的翻译方法是“归化法”,即掩盖了原文的异域特征。不仅仅体现在“God”单个词的译法之上,他的阐释也赋予了“天”这个词以西方神学意义。在《齐物论》中,庄子认为人们之间的争论不分短长,应该“和之以天倪”。翟理斯的译文为“WeareembratheunityofGod”。他把这句话解释为:“上帝是我们的避难所,他是无限的绝对真理。对立无所不在,但他们应该独立存在,没有对立。只有在包容了一切的上帝那里可以达到这种统一。在那里,所有的肯定或否定、是或非、此或彼都消失,融合为一。”[2]西方文化中,“God”是人格神、秩序的设定者,有人一样的意志;而庄子的“天”是“无为”的,没有意志的,通常作为“人为”的对立面出现,所以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庄子·知北游》)。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