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箱庭疗法在中小学心理辅导中的应用
我们认为,作为游戏的箱庭疗法特别适合在学校情境下的心理辅导中使用。即便是在学校,中小学生的生活重心由游戏逐渐转到学习上来,但游戏仍然是内心世界与外界形成联结的媒介。对于中小学生而言,游戏是模拟的情境,是每个人最真实的生活场景的再现,也是生活方式、价值观的体现,甚至可以成为语言的表达,能够很好地促进中小学生的心理成长。
一、箱庭疗法在中小学心理辅导中的适用性
制作箱庭作品不需要制作者有特殊的技艺,制作过程对来访者运用语言准确地表达自身问题和事件的能力要求不高。这样的游戏过程使得来访者没有言语表达的压力,没有做不出作品的自卑感。伴随着陪伴者接纳、共感、无判断的态度,来访者在这个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里能够完全投入,专注于箱庭作品的制作,宣泄情绪,有效地表现隐藏于个体内心深处的冲突,将深埋心底的情绪表达出来。
(一)可以作为学习困难中小学生的干预手段
在中小学的教学实践中,如何解决部分学生学习困难的问题是老师经常遇到的难题。引发学习困难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对于动机、兴趣、情绪、意志行为和个性特征等非智力因素引发的学习不良,可以采用箱庭游戏进行有效的干预。对学习不良学生进行箱庭干预的目的不是直接提高其学习成绩,而是在于解决学习不良现象背后的真正心理原因。一旦在游戏中形成的良好的咨询关系帮助孩子解决了其心理问题,学习成绩的提高往往会作为心理问题得以解决的“副产品”而出现。这一现象在中小学儿童的箱庭治疗中屡有出现。
(二)可以改善中小学生的人际交往困难
如何正确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是中小学生发展的重要课题,人际交往困难也是学校心理咨询的主要课题之一。团体箱庭游戏特别适用于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团体箱庭游戏中若干规则的设定模拟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情境,团体成员对规则的遵守或违反表现了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的态度。彻底讨论阶段可以使团体成员在无人际交往成本的前提下认识自己的问题,学会接纳他人并最终做到在团体中确立自己的位置的同时,实现团体的融合。注重动力场作用的团体箱庭疗法,在促进团体成员协作能力,增进团体整合,提高人际交往技能,确立自我概念等方面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三)可以缓解中小学生的攻击性行为
攻击性行为是中小学生行为问题中存在的普遍现象,也是学校管理中棘手的问题。从目前对攻击行为的矫治来看,情绪宣泄是最常用的方法。与传统的宣泄方法相比,箱庭游戏除了可以使用替代性的游戏活动将长期累积的愤怒和被压抑的攻击性情感物化地表达出来,还可以为在压抑与爆发的冲突中煎熬的个体提供一个合理的情感建构过程。学生可以在情感得到适度宣泄之后,从自己建构的游戏情境中习得与他人相处的适应性行为。这种对良好适应性行为的学习可以通过在学校心理咨询中使用阶段性的个体箱庭游戏来实现,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团体箱庭游戏,使学生能够在群体的氛围中习得亲社会行为和适度的人际交往技能。
(四)可以调节考试焦虑等不良情绪
在中小学的教学中,尤其是在毕业班中,很多学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考试焦虑。心理学常识告诉我们,对心理发展和人格形成产生消极影响的焦虑需要被克服,而促进心理成长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适度焦虑有利于学习动机和意志行为的持续(张日昇,1997)。在中小学普遍存在的影响人格发展的过度焦虑,往往会干扰学生听课,影响复习进度,尤其会妨碍考试时的发挥。
调节考试焦虑的传统方法在于重构学生对考试、学习的认知方式,使其紧张的情绪得以放松或习得更适合于个体的学习方法和技能。箱庭游戏在调节焦虑情绪的过程中,通过对沙子、玩具的应用使个体身心得到放松,不良情绪得到宣泄。研究表明,箱庭制作过程提高了个体的创造力,这种感觉进一步提升了他们的自信和自尊,还有助于减轻焦虑和压力等。一系列箱庭疗法的干预实验也证明了其在缓解中学生考试焦虑方面的良好效果(陈顺森,2006)。
(五)可以干预与调节中小学生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属于认知与行为问题,主要表现为注意困难、刺激过多、多动、冲动、容易激怒以及无法容忍满足的延迟等。注意缺陷多动的学生在同伴交往、学习成绩以及整体适应水平上都存在困难,经常使父母、老师感到不可理解,也不能容忍,他们无规律、无法预测的行为更引起了他人的额外紧张,使人们对其形成一个错误信念。
箱庭游戏的情境设置可以帮助注意缺陷多动的学生在特定的时间内,将注意力集中在一种完全自我主导的活动上,而游戏中沙子和玩具的具体实在性、可触性和可塑性,使得学生们在游戏中获得的触觉与运动觉作用于个体的大脑神经,从而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具体的物件和活动上。此外,箱庭游戏使用的沙箱是一个有边界限制的空间,将学生的注意集中于这一有限的空间,也有助于对他们注意力的训练和多动症状的减轻、缓解和消除。
二、箱庭疗法在中小学心理辅导中的作用
箱庭疗法本质上是一种游戏活动,而游戏即心理治疗,游戏即心理咨询,游戏即心理辅导。正是在这样的游戏活动中,我们发现箱庭疗法的游戏机制所具有的发展功能,促使其与学校开展的心理辅导相结合,成为一种心理辅导的工具。
(一)可以有效减少阻抗,更好地建立咨询关系
在学校,从事心理辅导的心理老师一直都有这样的困惑,就是很多学生不愿来心理辅导室,他们认为只有那些有“神经病”的人才会去找心理老师,“有病”的孩子才会到心理辅导室去,或者来了以后干脆什么话也不说。甚至有些家长也出于同样的理由阻止孩子去接受心理辅导,致使有些心理辅导室形同虚设。
自从有了箱庭(沙盘)设备以后,箱庭的游戏功能使得心理辅导室变得很有意思,使学生愿意进入心理辅导室,尤其是琳琅满目的玩具使得学校的心理辅导室有了生机,学生感觉很好玩,对特制的箱子、沙子、各种各样的玩具充满好奇,很多学生就愿意到心理辅导室里面来做箱庭游戏。有些心理老师就会借机轮流邀请同学们来体验箱庭游戏,有些学校将心理辅导室命名为“箱庭(沙盘)室”或“箱庭(沙盘)游戏室”。这样,到心理辅导室的学生越来越多,心理辅导的局面逐渐打开。
在学校有一部分学生是被动来到咨询室的。若直接与他们进行语言交流会有困难,他们可能会三缄其口或是与老师顾左右而言他,但是学生们一般不排斥做游戏。通过做箱庭游戏,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生们做完箱庭游戏,看着自己的箱庭作品,可以比较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自己的箱庭作品讲故事,就可以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内心世界会更容易向心理老师开放。
学校中经常会有学生、班主任或领导跟心理老师反映某位学生有问题,希望心理老师能够帮助看看或者关照一下。但是,如何把这样的学生请进心理辅导室,对心理老师是一个很大的挑战。面对这样的学生,直接说“觉得你有问题”很有可能会显得唐突,甚至有时候会伤害到学生,而邀请学生来做箱庭游戏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办法。例如,某校高三的一个宿舍中,两个学生看到另一个同学有心理问题,找到心理老师反映他们的担心和焦虑。心理老师没有直接找这个学生来,而是建议宿舍所有同学来找心理老师做一个团体箱庭。心理老师通过团体箱庭让全体学生放松,然后在交流的过程中重点关注这位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抓住时机十分自然地邀请他在团体游戏结束后做个体箱庭。这个学生通过做团体箱庭对心理老师有了一定的了解,初步建立了比较好的信任关系,因此答应了心理老师,共做了四次个体箱庭,取得了良好的心理辅导效果。
学校里的心理老师与心理咨询师会有一些不同,有的学生告诉了心理老师一些秘密之后,在校园中再次碰面时会感到十分尴尬。箱庭疗法是在心理老师的陪伴下用玩具、沙子,有时还有水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做完箱庭之后用自己的箱庭作品与老师交流,学生会觉得与心理老师的相处变得更加自然。如果觉得心理老师能理解自己,就可以继续谈自己的问题;如果觉得自己的问题不适合与心理老师谈,那么就此结束,也不会破坏双方的关系。这样,学生再次前来咨询的可能性会加大。即便学生和心理老师谈了一些自己的秘密,因为讲的是箱庭的故事、玩具的故事,是虚拟的,所以也不会因再次见面而感到尴尬。
(二)可以减轻心理老师的工作压力,使用方便、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