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羽的大军出现在太仓附近的时候,那里的百姓纷纷组织了抵抗。
可惜的是,他们遇到的是裴如牛。
裴如牛让耿秋歌率领第七军团迅速占领一个县城,然后以此为中心开始建设军事小镇。
至于县城的百姓,选择投降的,全部送去安置点。
要是负隅顽抗的就地击杀,没有商量的余地。
拿下一个小县城,这对于第七军团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难事。
都不用一天的时间,付出小数受伤的代价后,就轻松拿下。
此时,裴如牛和耿秋歌稍稍松了口气。
这些县城跟自己猜测的那样,战斗力弱到爆,太仓估计也不会强到哪里去。
一半死战到底,另外一半还是选择了投降。
等拿下县城,裴如牛就真正开始自己的计划。
裴如牛参照原来山地营的模式,把第十军团分成了各个作战分队,每个作战分队负责去进攻周围的乡村。
那些东州的百姓是有抵抗的决心,可他们这种业余的根本就不是第十军团将士的对手。
裴如牛针对此次清零计划和安置点计划做了详细的部署。
首先清除部分的抵抗力量,找到那些乡村里德高望重的族长之类的,控制好他们,再威迫其他人进行投降。
但也会有那些宁死不降的死忠分子,那就控制妇女和小孩。
要是出现特别激烈的对抗,无论男女老幼都抱有必死的决心的地方,暂时退避。
针对这些极端事件,裴如牛就会出动大军团方式,直接碾压过去。
为此,耿秋歌有点担心,这样做会不会过于残忍。
裴如牛告诉他,一旦是这种情况,你心慈手软了,敌人可不会因此而放弃抵抗的。
机会已经给了他们,只是他们不要而已。
还好的是,这里的情况并没有当初岳山在南边遇到的那么极端。
这里的百姓当发现自己完全不是对手的时候,基本都选择了投降。
第七军团负责清零计划和安置点计划,而第十军团负责不断的进攻,双方配合的非常好。
他们的行动自然被太仓城里的守军知晓,对方一时间都不敢出动兵力去反击。
太仓守城的主将是谷家的谷昊乾,副将是海家的海玉宸。
谷昊乾是沈重海岳父谷鸿晖的族弟,而海玉宸则是沈重海岳母的族弟。
由于太仓本来就是谷家和其他一些世家的盘踞的地方,无论军政都是这些家族的人把控。
就算后来旭日一统天下的时候,也没有改变这种情况。
当时为了稳定东州,干脆就让沈重海与谷家联姻。
也正如裴如牛所料那般,整个太仓的守军已经很久很久没有经历过战争,战斗力是偏弱的。
不过,谷家这些人有钱,太仓守军的武器装备是非常好的。
裴如牛他们从登陆到一直向太仓进发,谷昊乾他们都是知晓的。
期间也派出过大量的斥候,部分还给对方消灭了。
虽然没有具体的人数,也知道了大概。
谷昊乾认为就目前太仓的守军兵力是足够应对敌人的。
前些日子,军刺传来的情报,两路敌人似乎遭受到了重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