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平浪静。
暗流涌动。
接下来几日盛怀安未做新安排,池砚舟同样未能等到组织告知解决办法。
仅是从宁素商处得到市委通知,让他不要去管被捕同志。
其实当盛怀安下令逮捕所有人时,池砚舟就已经意识到了最终的结果,只是当时还心中抱有侥幸。
觉得若是组织这里能解决危机,祸水东引或寻人替罪,组织被捕同志未必没有脱困的机会。
只可惜省委至今都没能有应对办法,所谓脱困一言就更加是无稽之谈。
倒也不是省委方面拖延,而是这件事情确实难以下决断,撤离二字有千斤之重,不是那么好下达的。
并非撤离一人。
而是牵一发动全身。
甚至直接动摇市委在冰城内的根基,这个影响太大。
尤其是你从始至终都还没能弄明白,盛怀安究竟是何处获悉情报,又获悉多少情报,想要对症下药都难。
池砚舟也很清楚组织此刻面临的困境,他费尽心思想要多掌握一些消息,但结果不尽如人意。
盛怀安此番不管是安排搜查,还是现在按兵不动只是让看守的调查方式,都是与往常有很大不同,池砚舟一时半会很难猜透。
……
……
盛怀安与军统局本部陷入拉锯战,戴老板与校长也不是好相处的人,能答应盛怀安的诸多条件,无非是为日后东北方面的斗争做准备。
这是未雨绸缪。
可你盛怀安究竟能发挥多少作用,现在都是未知数,无非是戴老板想要豪赌一把。
该给你的好处已经给你,现在变本加厉想要更多的承诺,却不见你有任何的贡献,戴老板能任由你拿捏吗?
盛怀安通过这几次的交流,也意识到自己面对的是谁,军统局本部的当家人,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冰城军统战站长尚且让盛怀安刮目相看,这山城军统局本部的负责人,那就更加如此了。
因此看似盛怀安是有谈交谈的资格,但却没有占得一丝一毫的便宜,戴老板不松口。
不松口的原因倒也简单,毕竟戴老板不喜欢下面的人不服从安排,既然你盛怀安想要选这条路,那你也只是我手下的人罢了。
戴老板需要盛怀安明白这一点,做为军统局本部负责人,他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妥协,那不是他的风格。
之前打听的诸多条件,你不如说是,发展策反的承诺,是策反工作的一部分手段。
当策反完成之后,戴老板是不会再让步的。
其次就是盛怀安的要求,是不难办,也不容易被人发现。
但毕竟是见不得光的东西,军统局本部派系也是存在争斗,他没有必要给自己留下隐患。
所以戴老板最终告诉盛怀安的就是,冰城的事情快点办,不然后果自负。
这反而是让盛怀安,骑虎难下。
他原本以为自己谈判的条件很多,胜券在握。
盛怀安这样想没有错,确实如此。
可是他远在伪满,和军统局本部交流的机会基本没有,多数都是和军统冰城站的人交锋,所以对戴老板的行事风格不了解。
戴老板的意思无非就是,如果你不合作,那么我可以选择放弃,毕竟东北这么大的事情,不可能都指望你盛怀安一个人。
侧面表达的意思,就是我军统局本部,另有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