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秦殇凤凰木 > 第五章 清溪(第5页)

第五章 清溪(第5页)

窗外似乎起了风,有风声扑打着窗棂,子婴起了身,佯装没有听见姜玉姬的话语般,极力地掩饰着自己,“你这偏殿是不是有窗扇不曾拢上?夜里会起风,本殿替你去看上一眼。”

夜深沉。

风声呼啸。

子婴伸手拢上一扇被风吹开的窗扇时,只觉得从窗棂的缝隙里挤进来的凉风全然扑打在了自己脸上身上,可那样寒凉的风,他却感觉不到一丝的冷意。

他就站在那风口上,心底百味陈杂,他想自己一而再、再而三地屡次试探,原来,他的玉姬都是知道的,那般聪慧的女子,却将一切都埋在心底,包容着他,不曾去辩解、不曾予他难堪;可他却又想生气,生自己的气、生那该死的项羽的气、还是生谁的气,他自己也没能想明白,可他却又感到庆幸,庆幸很多年前,他就遇见了她。

原来,她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受了惊和吓,只会满含着眼泪,却哭泣无声的小女孩。

子婴回到内寝时,铜炉里的苏合香已经燃尽,空气里,一抹若金秋丹桂混合着寒冬白梅的香气氤氲浮动,而姜玉姬已然沉睡了去,他就小心翼翼地坐在榻凳上,连呼吸都不敢大声,唯恐惊醒了她;他不由自主伸出去替她捻了捻被角,却在收回手的时候,听到了梦中人一声含糊不清的呓语声,“殿下……”他缩回来的手就那般生生地僵在了半空里,瞬间便缩了回来。

在他的一生里,自他懂事起,便被教予帝王家的生存之道,那是生与死的抉择。要么放手一搏,拼尽全部的身家性命去夺取那至高无上的权力,担当起江山社稷的重责,来告慰列祖列宗,纵然粉身碎骨也只是一场宿命;要么,就苟且偷生地在胆战心惊中备受煎熬。

而这学会抉择的过程中,他早已习惯了掩饰自己、习惯了用猜忌之心去辨别一切,习惯了用戒备之心去试探一切,可他却忘记了,姜玉姬只是他的妻,是他最亲的人,而不是敌人。

阿九扑进院子里跪在姜玉姬脚下时已是三日后,她的身后,站着背着剑囊的蒙云。

阿九拽着姜玉姬的衣袖,兴高采烈地说公孙殿下用了三十金换取了她的卖身契,然后当着姜氏一众族老的面将那一方羊皮契约扔进了火盆里,还拉着她让她看着那方契约一点点地烧成灰,连渣都不剩。

阿九还说,她自由了,可她仍旧想来公孙殿下府,来伺候整个姜府唯一心疼她的玉姑娘。

姜玉姬摸着阿九红扑扑的小脸蛋,欣慰地拉了她起身。

自那一日她晨间醒来起,便察觉到了子婴的异样,言语中不曾说明,可她的内殿里,集市上极为少见的异域明珠、造型别致的云纹箱、这个季节里少见的鲜果、黑漆洒金粉的妆柩盒……总是源源不断地被灵珠满脸欣喜地捧了进来。

而如今,他送上的,竟然是她归宁后一直恋恋不舍的家奴阿九。

他在尽力地讨自己欢心。

许是对曾经试探的愧疚,又或者,是其他。可是不管如何,那般身份贵胄养尊处优的人,竟然为了讨她的一丝谅解和欢心,花了那样多的心思,在任何人的眼里,也实属难得之举。

姜玉姬转头便吩咐着花奴去端些点心鲜果过来,再一回眸,便看到子婴含笑站在院门口的一丛翠竹下。

“苍梧郡有些事情需处理,几日后便回,玉姬,让阿九多陪陪你,若是在府里闷了,想要出门,多带两个下人,蒙云会替你驾车,”子婴上得前来,摸了摸阿九的童子髻,“这孩子颇为乖巧,她也是真心待你好,本殿瞧得出来。”

“玉姑娘,殿下是要盖修房子么?”晚些的时候,阿九捧着一碟酸枣糕趴在姜玉姬的榻边上,兴致勃勃地问道,“殿下带阿九回来时,和马上的人谈着打柱、横梁、砂土砖,村里前些日子有户人家要娶亲,正在建大屋,阿九也去瞧过。”

“阿九,公孙府和姜府不大一样,殿下事情多,你不可事事好奇过问,做好份内的事情即可,”姜玉姬顺手拣了枚蜜渍梅子塞进了阿九的嘴里,便见阿九狂点着头,一边大口地吞咽着,一边含糊不清地说:“玉姑娘,虞姑娘有消息了,前几日有人捎了信来报平安,还捎回了虞姑娘常用的帕子,听说夫人捧着帕子哭了整整一个晚上,早上阿九去送洗脸水,瞧着眼睛都肿得跟蜜桃似的,偏巧昨日村口又来了贩卖针线的走货郎,那走货郎也说,在五原郡见到过了虞姑娘,盘了头发,和一个牵黑马的男子在一起。”

……

姜玉姬特意择了一个艳阳高照的日子前往五原郡,五原郡地处骊山以东,距离不过两个多时辰的车程,蒙云一路不甚言语,只是行至半途时,伸手将背上的剑囊取了下来置于手边上,一边小心翼翼地赶着马车。

阿九话多,一路上不断地掀着车帘子,瞧着一路经过的河川村寨,已入冬的天气,长势颇好的稻田却不曾收割了去,歪歪地倒在田地里,一派颓废之气;而远处一片远离官道的村寨,已然被大火烧成了一片废墟,只有不曾燃尽的瓦砾砖石依旧袅袅地冒着青烟。

姜玉姬在被烧毁的村寨口让蒙云停下了车,扶着阿九的肩膀跳了下去,那寨子边上,就地里歪坐着两名白发苍苍的老人,老人伤了腿,一侧的老妪抹着眼泪,满头银丝里俱沾染着灰草的碎屑。

“不过是两名老人家,想来房屋俱毁,已是老无所依,”姜玉姬挡开了蒙云的手,却见蒙云见到那冒着青烟的断壁残垣时,已是面色暗了暗,别过了脸去。

姜玉姬将老人扶上了车,递上了水袋,方打听出二人亦要回五原郡,他们原本前来探视远嫁于此,将将诞育下孩子的女儿,却不料天灾人祸,逢此一劫。

姜玉姬将二位老人送至了五原郡的村寨口,将身上的钱两悉数赠予了二位老人,并让阿九在村头寻了位大夫的医馆,指了路过去。

五原郡恰逢三日一次的集市,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叫卖声叠起,姜玉姬带着阿九问遍了所有的店家坊铺,也无人确切地知晓五原郡是否来了位上溪村的姜姓姑娘。

“玉姑娘,那走货郎明明说的就是这里,府老爷那一日怒得摔了一地的陶碟,夫人也在一侧跟着哭,哭得后来头风病都犯了,连夜吩咐人去请大夫看脉抓药。府老爷还说,再也不认虞姑娘这个女儿了,说姜家只当没生养。玉姑娘,府老爷为何这般生气?”阿九捧着一张荷叶包着的烧鸡,啃得满手是油。

姜玉姬只是摸了摸阿九的童子髻,微叹不语,她不确定此番能不能寻到虞姬,可是只要有一丝的线索,她也愿意一试,在整个姜家,在众多的族中姐妹之间,虞姬,是唯一一个不计较她卑贱不堪出身的人,唯一一个愿意挤在她狭窄的小后院,与她同榻而眠的姊妹。

可更重要的是,她不想虞姬跟着一个看不到将来的陌生男子颠沛流离。

她值得更好的归宿。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