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林肯公路简介 > 伍利(第1页)

伍利(第1页)

伍利

一九四六年,伍利和母亲一起去希腊旅行,站在帕台农神庙下面,伍利第一次对清单有了模糊的概念——上面详细列出了所有应当参观的地方。那时,他们爬上能俯瞰雅典、尘土飞扬的山顶,母亲拿地图给自己扇风,说道:看哪,雄伟壮观的帕台农神庙。伍利很快知道,除了帕台农神庙,清单上还有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巴黎的卢浮宫、佛罗伦萨的乌菲齐美术馆,以及梵蒂冈的西斯廷小教堂、巴黎圣母院和英国威斯敏斯特教堂。

对伍利来说,这份清单从何而来是个谜。似乎早在他出生之前,它就由众多著名的学者和历史学家编撰而成。从来没有任何人向伍利解释为什么要参观清单上的所有地方,但这么做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如果他参观了某个地方,长辈们会无一例外地表扬他;如果他表示对某个地方没兴趣,他们就会对他蹙眉;如果他碰巧在某个地方的附近,却没有去参观,他们会毫不客气地批评他。

这么说吧,提到参观清单上的地方,伍利·沃尔科特·马丁可是随时准备就绪的!每次旅行时,他都会特别注意挑选对的指南,确保找到对的司机,让司机在对的时间送他去对的景点。他会说,去斗兽场,先生,快点!然后,他们会带着警察追捕小偷团伙的紧迫感,在罗马弯弯绕绕的街道上飞驰。

每当伍利抵达清单上的某个地方,他总会有三重反应。首先是敬畏感。因为它们不是普普通通的景点。它们恢宏壮阔,精雕细琢,用大理石、桃花心木、青金石等各种非凡的材料建造而成。其次是对祖先的感激之情,因为他们费尽心思把清单一代一代传了下来。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解脱感——在酒店放下行李,坐在出租车后面在城市中飞驰,伍利又可以画掉清单上的一个地方了,这真叫他松了口气。

自十二岁以来,伍利一直自认为是个勤勉的打卡者,但今天傍晚,当他们开车去马戏团时,他灵光一现。这份清单是由沃尔科特家族五代人——也即曼哈顿人——坚定不移、一丝不苟地传承下来的,但由于某种特殊的原因,上面没有纽约的任何景点。尽管伍利尽职尽责地参观了英国的白金汉宫、米兰的斯卡拉大剧院和巴黎的埃菲尔铁塔,但他从来没有开车横穿布鲁克林桥,一次都没有。

伍利在上东区长大,没有必要横穿大桥。要去阿迪朗达克山、长岛或是新英格兰任何一所古老优秀的寄宿学校,取道皇后区大桥[1]或三区大桥[2]即可。因此,当达奇斯开车经过百老汇大街,绕过市政厅后,伍利明显激动不已,因为他意识到他们忽然开到布鲁克林桥了,而且绝对会横穿过去。

伍利想,这座桥建得真是太巍峨了。大教堂式的桥墩,高耸入云的悬索。多么伟大的工程壮举啊,尤其是它建于一八几几年,建成后便支撑起东河两岸无数人日复一日地来来往往。毫无疑问,布鲁克林桥理应列入清单。它当然跟埃菲尔铁塔一样有资格上榜,埃菲尔铁塔在相近的时间以相似的材料建造而成,却没有任何运输功能。

这一定是因为视而不见,伍利断定。

就像凯特琳姐姐和那些油画一样。

当他们一家人参观卢浮宫和乌菲齐美术馆时,凯特琳高度赞赏墙上那些镶金框的画作。他们从一个展厅走到了另一个展厅,她总是让伍利安静下来,坚持指着某幅肖像画或风景画,说他应该静静欣赏。可有趣的是,他们第八十六街联排别墅那个家里摆满了镶金框的肖像画和风景画。它们也是外婆留下的。然而,在渐渐长大的那些年,他从没看到姐姐在哪幅画前驻足,细细欣赏它的美好。所以,伍利管这叫视而不见。因为即便那些油画就在凯特琳的眼皮底下,她却没有留意。这一定就是为什么曼哈顿人传承下来的清单上没有纽约的任何景点。细想之下,这让伍利不禁好奇他们还遗忘了什么。

然后。

然后!

就在两个小时后,他们当晚第二次横穿布鲁克林桥,比利话说到一半,指向远处。

——看啊!他惊呼,帝国大厦!

伍利心想,嗯,它绝对应该列入清单。它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事实上,它太高了,有一次一架飞机真的撞上了大厦顶部。然而,尽管它就矗立在曼哈顿中央,伍利却从没进去过,一次都没有。

因此,当达奇斯提议他们去那里拜访艾伯纳西教授时,你可能以为伍利会像之前知道他们要横穿布鲁克林桥时一样激动不已。可他却感到一阵焦虑——不是因为想到要坐小小的电梯升上大厦,而是因为达奇斯说话的语气。因为伍利听过这样的语气。他听过三位校长、两位圣公会牧师和一个名叫“丹尼斯”的姐夫用这样的语气说话。那是他们准备纠正你的语气。

伍利觉得,在日常生活中,你不时会蹦出一个快乐的想法。比如说,在八月中旬,你划着小船在湖心**漾,蜻蜓轻掠水面,这时你忽然蹦出一个想法:为什么暑假不持续到九月二十一日呢?毕竟,夏天到劳动节长周末[3]还没结束呢。夏天一直持续到秋分——就像春天一直持续到夏至一样。瞧瞧大家暑假里多么无忧无虑啊。不只是孩子们,大人们也一样,他们乐呵呵地上午十点打网球,中午去游泳,晚上六点准时喝杯金汤力。按理说,如果我们都同意让暑假延长到秋分,那么世界将变得更快乐。

唉,有这样的想法时,你必须非常小心地选择与谁分享。因为要是某些人听说了你的想法——比如你的校长、牧师或姐夫“丹尼斯”——他们可能会自觉身负道德责任,要你坐下来,把你纠正过来。他们示意你坐在他们书桌前的大椅子上,不仅会说你的想法错得离谱,还会说你一旦懂得这个道理,就一定会成为一个更加优秀的人。那就是达奇斯对比利说话的语气——准备打破幻想的语气。

他们坐电梯一路升到五十五楼,吃力地走过所有走廊,眯着眼睛看完每块小牌子,直到只剩下两块,他们发现倒数第二块的上面写着:艾博克斯·艾伯纳西教授,ABOP。[4]你可以想象,伍利有多么开心,甚至可以说是欣喜若狂。

可怜的达奇斯,伍利心想,露出同情的微笑。也许今晚要吸取教训的人是他。

一走进教授的内室,伍利就看出他是一个敏感而和蔼的人。虽然他的橡木大书桌前有把高背椅,但伍利看得出来,他不是那种要你坐下来、把你纠正过来的人。而且,他也不是因为时间就是金钱,时间至关重要,小洞不补、大洞吃苦什么的就催促你的那种人。

如果有人问你一个问题——即使是表面看来相对简单直接的问题——你可能得回溯到很久以前,才能提供所有必要的小细节,让别人理解你的答案。可是,你一旦开始提供这些必要的细节,很多提问者就开始一脸愁苦。他们在座位上动来动去,会尽力催促你从起点直接跳到终点,跳过中间的所有内容。但艾伯纳西教授没有这样。他问了比利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比利为了给出详尽的回答,一直从他还在摇篮里开始讲起,而教授靠在他的椅子上,像所罗门王一样专注聆听。

所以,一晚上参观完纽约两个世界著名的景点(在清单上画掉这两个景点),又证明艾博克斯·艾伯纳西教授确有其人,伍利、比利和达奇斯终于起身告辞。这时,你或许以为今夜不可能更美妙了。

可你错了。

三十分钟后,大家都坐着凯迪拉克——包括教授——沿着第九大道驶向西区高架,那又是一个伍利从没听过的地方。

——下个路口右转,比利说。

达奇斯按照指示右转进入一条鹅卵石街道,两旁立着很多卡车和肉类包装厂。伍利之所以知道那是肉类包装厂,是因为在一个装载码头上,两个身穿白色长外套的男人正从卡车上搬下对半切开的牛肉,而另一个码头则挂着一块公牛形状的巨大霓虹灯招牌。

过了一会儿,比利让达奇斯再右转,又左转,然后指着街上拔地而起的铁丝护笼。

——在那里,他说。

达奇斯停下车,但没熄引擎。在这一小段路上,既没有更多肉类包装厂,也没有更多霓虹灯招牌。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空地,停着一辆没有轮子的汽车。在街区尽头,一个又矮又壮的孤独身影从一盏路灯下经过,消失在暗处。

——你确定是这里吗?达奇斯问。

——我确定是这里,比利一边说,一边背上双肩包。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