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那些固有的偏见被温颜打破,周瑾行再次蠢蠢欲动,在朝堂上提出立储君的问题。百官仍旧持反对意见。这次周瑾行的态度非常强硬,表明立储是家事,他并不是来跟他们商量的,而是告知。此举激起了百官的抵抗,纷纷跪地抗议,说有违祖制。周瑾行俯视群臣,一字一句道:“朕,就是祖制。”话语一落,杜侍郎就高声道:“请陛下三思!请陛下三思啊!”汪尚书自认为聪明,以退为进道:“陛下正值壮年,再晚两年立储君也不迟。”以前他们催着他立储君,现在反而害怕起来。他们宁愿多等几年立储都比立公主好,万一有小皇子了呢,说不定那时他就改变主意了。面对人们的劝言,周瑾行将计就计,顺了汪尚书的意,再次套路他们。为了替周皎铺路,他可谓绞尽脑汁操碎了心,起身道:“你们不让朕立储也可以,不过朕有一个要求。“皇后的才干有目共睹,朕想让她走到前朝,与朕同朝而治,不知诸位爱卿以为如何?”此话一出,满朝文武再次炸锅。汪尚书忙道:“陛下,万万不可!”钟林也提出反对。不过工部和军器监那边的官员却反水了,立马站出来支持,都认为皇后干的是强国之策,当得起同朝而治。于是底下的官员拉开了一场骂战,吵嚷不休。以钟林等人为主的保守派严厉反对,而激进派则满腔支持只为讨好皇帝。一时间,朝会跟菜市一般吵嚷得凶悍。这群平时注重礼教的人,满口礼仪道德,结果现在骂着骂着甚至恼羞成怒动起手来。两帮文官撸起袖子看对方不顺眼互殴,场面顿时陷入一片混乱中。龙椅上的周瑾行露出辣眼睛的表情。他无比厚黑的给他们出了两道选择题,要么接受女君,要么接受皇后同朝。相较而言,似乎让皇后同朝比立公主为储君要好得多。如果说立储是拆房顶,那接受皇后同朝就是开窗。周瑾行坚持让他们一选一。满朝文武再次被他套路了,开始内讧。正文完守旧派与激进派公然在朝堂上互殴,拉架的温宗荣不慎挨了一拳。别看他们是群文官,打架的时候跟泼妇似的凶悍,毫无章法可言。黄内侍看着那群混乱的人群,急得直冒汗,忙道:“陛下,你赶紧劝劝吧!”周瑾行抱手,无奈道:“朕劝过了,他们不听。”黄内侍“哎哟”一声,在场的哪个不是国之栋梁,倘若互殴出一个好歹来,也着实不像话。他自作主张去把外头的侍卫们叫喊进来强行拆架。折腾了好半晌,这场荒唐的闹剧才消停了。杜侍郎在混战中被揍得鼻青脸肿,被侍卫死死拽住还不依,对着曹郎中破口大骂。周瑾行放纵他们狗咬狗,毕竟篓子就是他捅出来的。温宗荣一边摸自己的熊猫眼,一边暗自腹诽,似乎这才弄明白葫芦里卖的药。那坑货简直了!想想自己以前在周天子跟前蹦得老高,居然没被算计掉,着实算运气好。这不,今日的闹剧委实匪夷所思,温宗荣下值回去后,柳氏见他顶着一个熊猫眼,诧异不已。温宣民粗粗解释了一番,柳氏命婢女取来药膏给他上药。温宗荣坐在椅子上,连连道:“轻点,轻点。”柳氏啐道:“谁让你去瞎掺和的,活该!”温宗荣不痛快道:“你莫要气死我!”见他们要吵起来,温宣民连忙劝架。现在周瑾行提出二选一,这一回汪尚书等人没再联名上书了,因为他们知道不管用。一帮保守派聚集到一起商议对策。显然周瑾行是很懂得揣摩人心的,明明想把周皎推上去,却把温颜弄来当背锅侠。她是皇后,让皇后同朝而治,显然比立女君的杀伤力要弱得多。毕竟以前曾有许太后当政的先例。人们似乎更能接受女人以辅助的角色出现在朝堂上,而非主君。周瑾行打拖延战,那帮保守派也选择打拖延战。他们经过一番探讨后,一致认为现在的让步是为以后谋求更多的机会。只要稳住周天子不立储君,未来就有无限可能,万一帝后又有小皇子了呢?反正宫里又没传出皇帝不行。只要不立储君,他们还可以想法子给宫里塞美人进去,怎么都不能让皇后独霸后宫。如此探讨一番,这群保守派难得的选择了让步。周瑾行如愿以偿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朝会那天温颜想赖床,被周瑾行挖了起来,兴致勃勃道:“今日是三娘头一回在正阳殿露脸,可不能误了时辰。”温颜睡眼惺忪道:“天都还没亮呢。”周瑾行:“赶紧的,别磨蹭。”又道,“以后每次朝会你都不能缺席,得让百官习惯你在朝堂上,以后他们自然就习惯淼淼了。”温颜:“……”他真的很会做打算。于是温颜再一次体会到了互换做打工人早起时的滋味,一点都不爽。≈lt;ahref=&ot;&ot;title=&ot;闫桔&ot;tart=&ot;_bnk&ot;≈gt;闫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