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手上又没有兵权,原先的属下都散得干净,完全不用担心他握着这批剿匪军做什么事。太尉一拍腿,好主意!他连忙进宫将这个主意呈给沈周如。最初沈周如还心存忌惮,他忌惮海隆当初在军队里一呼百应的凝聚力,但被太尉劝了几句,从目前来看海隆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不管剿匪是否成功,海隆都能推出去顶锅。海隆成了,是皇帝用人有方;海隆不成,还能借势削弱他在民间在军中的声望。最终,沈周如点了头,将原本要驳斥海隆的圣旨,换成令海隆领千人剿匪。解决了一桩棘手事,太尉离开皇宫时心情却并不算明朗。门客还聚在一起等太尉消息,见太尉脸上似蒙了层阴霾,有门客担忧地问:“大人,可是此法被否决了?”太尉摇摇头,坐到椅子上,叹道:“正是皇上同意了,我才更觉得难受。”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解的望向太尉。太尉沉声道:“如今我天沈兵马疲弱,原先骁勇善战的将兵死的死,残的残,现在还有能力的将领无一人心系边关,人人醉心权术,置百姓安危于不顾,若等战事再起,我只怕……”只怕什么,他没说,但在座众人都知晓这未尽之语。刚刚提议让海隆去的门客低声道:“草民提议海太傅,其实也不仅仅是刚刚那些原因。”“我知晓。”太尉抬手制止他继续说话,混沌的灰眸中是冷静的悲哀,“海隆,好歹热血未凉,可就是这份自持,让他沦落到如今的境地,也不知道是好还是坏。”门客们想到当年意气风发、被百姓夹道相迎的海隆将军,也惋惜地安静下来。太尉望向门外飘飘落下的大雪,长叹一声,离开了。剿匪的旨意很快便送至夏江海隆手里。海隆一头雾水的领了圣旨,回头便敲开了江敛的门,如他所料,沈无霁正在里面练武。他随意瞥了几眼沈无霁的姿势,就着敲门的动作行礼:“殿下,世子,臣有事相问。”沈无霁收了功,“海将军请进。”江敛也放下书卷,给沈无霁腾出身边的位置,两人一同望向海隆以及他手上的明黄圣旨。海隆直接扬起圣旨挥了挥,皱眉,语气不善:“剿匪,怎么回事?”沈无霁看一眼江敛,然后望回海隆,诚实地坦白:“我做的。”海隆眉头皱得更紧,不客气地挪了个凳子直接坐下,一脸严肃地望着沈无霁。沈无霁便将来龙去脉解释一遍,然后补充道:“最先截的那几家都是恶贯满盈罄竹难书,但奈何与府衙那边关系好,县令也一直供着他们。”海隆冷哼一声:“后面那些无辜遭殃的商行呢?”沈无霁抿唇。江敛淡声道:“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本就是我的作风,海将军难道还不清楚吗?”海隆瞥向江敛,又望一眼还能面露愧疚的沈无霁,沉声道:“你要是想让三殿下为帝,就别让他去做这种事情——”“乱世出枭雄,盛世主仁君,至少现在算不得盛世。”江敛直接打断道,“殿下天生善心,我不会去湮灭这一点。等此番事了会让人上奏,将剿匪所得补偿给那些无辜遭殃的商行。”海隆深吸一口气,冰冷的怒气这才缓和了几分。江敛当着海隆的面对沈无霁道:“那张银票交给你,把后面遭殃的那些商行名单整理出来,去查他们有没有因为这件事以致生计难持,是于他们放印子钱或是无偿赠送亦或是投资与之分成,你来决定。”沈无霁认真应好。江敛给他的银票面额高达五十万两,足够买下现在夏江城里最大的商行。海隆第一次见到江敛对沈无霁的‘教育’,看完后,他终于收起对江敛的不满,重新提起剿匪事情道:“这个剿匪要多少天?”江敛便看向沈无霁问:“你想学多少天?”沈无霁眨巴眨巴眼睛,给了个折中的数字:“三个月……?”海隆眼皮子一跳,自然听懂了这三个月是什么期限。忍不住道:“就三个月时间,你还想从老夫这里学到东西?!”“三个月后我要去学骑马。”沈无霁挠挠头,不好意思般道,“江闲统领说到时候就能把马上弓箭的内容整理出来。”海隆:……江敛忍俊不禁道:“海将军,殿下是习武奇才,卫云平将军已经无东西可教了,我搜集来的各种招式也已经被殿下融会贯通,现在就等实战和练习。您手上最能教给殿下的东西,其实是行兵打仗的经验,这些学起来也不是一朝一夕,三个月先让殿下学个皮毛就好。”海隆:…………他气笑了,连连拍桌:“来!现在跟我打一场!”被气得跳脚的海隆已经往院子走去。江敛和沈无霁对视一眼,能明显看到对方那大眼睛里计谋得逞后狡黠的光芒。他含笑道:“去吧,不求胜,把你这段日子的所学用出来就好。”沈无霁笑得十足小狐狸状。——第二更——院子里,海隆活动着身体,思考后还是决定赤手空拳地打,省得说他欺负小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