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舱纳万族!星际医疗破界合地下医疗站的扩建区里,星叶光伏系统输送的双重能量让空气都泛着淡淡的暖光。陆哲站在一台半透明的舱体前,指尖划过光滑的舱壁,眼底满是期待——这是他耗时半月,以康寿针的能量调节核心为基础,联合埃伦博士、伽马星医疗团队研发的“星际适配医疗舱”。舱体通体呈淡蓝色,由绿晶树脂与光伏合金混合打造,既轻便又坚固,舱内布满了纳米级的检测探针和能量输送导管,像一双无形的温柔手掌,随时准备为不同文明的伤员提供精准治疗。“之前的康寿针虽然能缓解能量失衡,但面对复杂战伤,还是力不从心。”陆哲对着围在舱体旁的众人解释道,他肩上的光伏修复贴已基本脱落,伤口愈合情况远超预期,这也让他更有精力投入研发,“跨文明联军的生理结构差异太大:伽马星人有藤蔓发丝和源生能量通道,泽塔星人是晶体结构,阿尔法星人的生物能循环与地球人类似,克里尔人则依赖人工强化的能量承载力。手动调整治疗方案不仅效率低,还容易出现适配误差,星际适配医疗舱就是要解决这个‘一碗水端不平’的问题。”埃伦博士推了推眼镜,补充道:“医疗舱的核心是‘动态适配系统’,我们整合了星链数据库中所有已知文明的生理图谱——包括伽马星的藤蔓能量循环、泽塔星的晶体能量传导、克里尔人的强化能量阈值,甚至还有暗星文明的部分技术推测数据。舱体启动后,会在3秒内完成全身扫描,自动匹配对应的生理模型。”莫克作为伽马星的志愿者,主动站了出来:“我来做第一个测试!之前在雨林搭建防御时,藤蔓发丝被克里尔的能量弹灼伤,一直没能彻底愈合,还影响能量吸收。”他走进医疗舱,舱门缓缓闭合,淡蓝色的扫描光束立刻笼罩全身,舱外的全息屏幕上,莫克的生理结构图谱瞬间生成,藤蔓发丝的受损部位被标注成红色,源生能量通道的堵塞情况也清晰可见。“扫描完成,匹配伽马星人生理模型,检测到藤蔓发丝三级灼伤、源生能量通道局部堵塞。”医疗舱的智能语音响起,舱内的纳米探针开始精准定位受损部位,“治疗方案生成:康寿针改良药剂(源生能量强化型)注射,光伏能量束修复灼伤组织,源生能量疏导通道。”众人看着屏幕上的实时数据:莫克体内的能量浓度逐渐上升,受损藤蔓发丝的红色标注慢慢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淡绿色的修复光晕。十分钟后,医疗舱门打开,莫克走出舱体,兴奋地晃动着身后的藤蔓发丝——原本干枯发黑的部分已经变得莹润有光泽,指尖的能量感应也恢复了正常。“太神奇了!之前治疗了半个月都没好,现在一点痛感都没有,能量通道也通畅了!”泽塔星的凯队长也忍不住上前测试。他在之前的拦截战中,晶体结构受到冲击波震荡,出现了细微的裂痕,虽然不影响战斗,但长期下来可能导致能量泄漏。走进医疗舱后,扫描光束很快识别出他的晶体生理结构,生成专属治疗方案:“匹配泽塔星晶体族生理模型,检测到右肩晶体结构微裂。治疗方案:晶体修复凝胶(光伏能量激活型)涂抹,低频能量波稳固结构。”治疗过程中,舱内的导管喷出淡银色的修复凝胶,均匀覆盖在凯的右肩,光伏能量束以低频模式持续照射,帮助凝胶渗透晶体裂痕。五分钟后,凯走出舱体,活动了一下肩膀,透明的晶体结构泛着均匀的光泽,之前的隐痛彻底消失。“修复效果远超预期,晶体结构的稳固性甚至比受伤前更好。”凯的声音带着赞叹,“这种精准适配的治疗,泽塔星的医疗设备都做不到。”接下来是克里尔的俘虏代表——之前受能源过载后遗症困扰的年长士兵。他走进医疗舱后,扫描结果显示:“匹配克里尔人强化生理模型,检测到能量过载后遗症(中度)、肝脏能量代谢异常。治疗方案:康寿针优化药剂(能量中和型)缓释注射,源生能量调节代谢,光伏脉冲稳定能量循环。”舱内的缓释导管将改良后的康寿针药剂缓缓注入他体内,与之前不同的是,这次的药剂加入了星叶系统的源生能量,能更温和地中和体内淤积的过载能量。十分钟后,士兵走出舱体,脸上的疲惫之色褪去不少,监测仪显示他的能量循环趋于稳定,过载症状的发作阈值提升了30。“比之前注射的康寿针效果更好,体内的灼热感消失了,连呼吸都顺畅了。”他对着陆哲深深鞠躬,“谢谢你,给了我们真正的希望。”陆哲看着测试成功的结果,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医疗舱还具备应急战伤处理功能,针对能量灼伤、晶体破裂、藤蔓断裂、肢体创伤等常见战伤,能自动切换治疗模式,最快3分钟完成紧急止血和初步修复,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他调出医疗舱的参数面板,“而且舱体的能量来源完全依赖星叶光伏系统,双重能量供应确保治疗过程不会中断,还能根据伤员的能量状态,自动调整光伏能量和源生能量的配比。”,!林晚看着这台能适配万族的医疗舱,眼神中满是振奋:“有了星际适配医疗舱,星际联盟的后勤保障能力将大幅提升!不管是联军士兵,还是未来可能加入联盟的其他文明成员,都能得到精准治疗,这不仅能减少伤亡,更能增强联盟的凝聚力。”张瑶补充道:“之前光伏战衣小队在战斗中受伤,因为生理结构不同,治疗方案需要反复调整,耽误了归队时间。现在有了医疗舱,士兵们能快速康复,战斗力的持续输出有了保障。”陆哲还有更长远的规划:“我已经在研发医疗舱的便携版本,体积只有现在的三分之一,适合前线战场使用。另外,还在医疗舱中加入了‘生理数据采集模块’,每次治疗后,会自动更新星链数据库的生理图谱,未来遇到未知文明的伤员,也能快速生成适配方案。”埃伦博士点点头:“这台医疗舱的意义,不仅在于治疗本身,更在于它搭建了跨文明医疗的桥梁。不同文明的生理结构、能量循环模式千差万别,但医疗舱用‘能量适配’的核心逻辑,找到了共通点——这和星叶光伏系统的‘双重能量融合’异曲同工,都是跨文明协作的智慧结晶。”医疗站里,第二台、第三台星际适配医疗舱正在紧锣密鼓地组装。星叶光伏系统的能量源源不断地输送过来,为医疗舱提供稳定动力;伽马星的族人负责制作绿晶树脂舱体,泽塔星的技术人员协助调试晶体能量模块,地球的医疗团队优化康寿针改良药剂,跨文明的协作在这一刻展现得淋漓尽致。陆哲站在医疗舱旁,看着一名名联军士兵走进舱体,带着康复后的笑容走出,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成就感。他作为一名医生,最大的心愿就是救死扶伤,而这台星际适配医疗舱,让他的这份心愿跨越了星际的界限,延伸到了宇宙的每一个角落。就在这时,念念的通讯器传来消息:“陆哲,星链监测到克里尔的边境舰队有异动,似乎有不少士兵因为能源过载后遗症发作,发生了小规模的哗变。还有消息称,不少克里尔士兵正在秘密联系我们,希望能获得星际适配医疗舱的治疗。”陆哲的眼神亮了起来。星际适配医疗舱的研发成功,不仅提升了联盟的医疗保障能力,更成为了分化克里尔势力的又一利器。当克里尔的士兵们意识到,只有星际联盟能给他们带来真正的健康与希望时,克里尔帝国的统治根基,必将进一步动摇。地下医疗站的暖光中,星际适配医疗舱的淡蓝色舱体泛着柔和的光芒,像一颗颗守护生命的星辰。它不仅是一台医疗设备,更是跨文明理解与包容的象征——在宇宙的浩瀚星海中,不同的文明或许有不同的生理结构、不同的发展道路,但对生命的敬畏、对和平的渴望,却是共通的。陆哲知道,暗星文明的威胁仍在,能源枯竭的预言尚未逆转,但只要跨文明的智慧不断碰撞,只要这份守护生命的初心永不改变,星际联盟就一定能凝聚起足够的力量,对抗一切危机,让宇宙的每一个文明,都能在永续的光芒中繁衍生息。而这台星际适配医疗舱,将作为跨文明医疗协作的,见证着星际联盟的成长与壮大。:()继承千亿遗产后,我靠预知躺赢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