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给家里写封信。”诗衣随口搪塞道。
“小姐,我看形势也不至于如此吧?”墨韵大惊。
“哦,哦,以防万一……”
确实是以防万一,但大概率不是墨韵所想象中的“以防万一”,而是另一意义上的。
虚幻的信纸很快变成实体——不过这个过程其他人是看不见的,甚至上面写的字迹,也会下意识的忽略——这是诗衣反复试验过的,也是她此刻毫无避讳的原因。
诗衣于其上奋笔疾书——
“石观音逼迫卫诗衣之时,一位黑衣蒙面前辈现身相护,石观音与之交手,两人一番激斗后,石观音不敌,只能铩羽离去。”
作为草稿提交。
“叮!该故事有较低概率在现实中上演。扣除全部好感值,可使概率提升至五成,请问是否扣除?(注:若同意扣除,则默认故事定稿。2。该故事涉及变量过大,概率无法提升至百分百,请慎重决断)”
啊?!怎么会这样?
诗衣下意识的抬眼看了看场上,只见黑衣前辈与石观音交手愈发激烈,两人周身似已形成罡风,所过之处,一片狼藉,甚至就连桅杆也已摇摇欲坠。
但即便如此,以她的眼力所见,仍是石观音略处下风。
总不会真会被她翻盘吧?
诗衣心下一急,当即就要准备“同意”,将好感值一股脑的全填进去。
不过,就在她要默认“同意”时,忽然一道灵光闪过。
她记得,【信纸】的备注里有写,故事越与现实贴近,逻辑越合理,越容易变成现实。
或许是自己写得过于简略,缺乏推导过程?
她飞快的划掉最后一句话,重新写道:“……两人一番激斗后,石观音始终无法突破黑衣人的拦阻,其又假装不敌,诱使黑衣人追击,然黑衣人不为所动。一计不成,石观音又欲以高明轻功绕过黑衣人,径直去捉拿卫诗衣,亦被严阵以待的黑衣人所阻。几番施为后,石观音终无可奈何,只得铩羽离去。”
草稿提交。
“叮!该故事有较低概率在现实中上演。扣除全部好感值,可使概率提升至五成……”
没有变化?!
怎么会?!
诗衣这下真是惊诧莫名了。
其实依目前的形势看,诗衣觉得,就算自己不用【信纸】,石观音大概率也是要铩羽而归的。而用【信纸】,只不过是她“以防万一”,想给黑衣前辈一点助力罢了。
总不能是石观音还有后手,实现反杀——不,这不大可能,如果是这样,绝不至于耗尽好感值也不过将概率提升到一半对一半。
审视着手中的【信纸】,诗衣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而后寻找其中的“漏洞”。
嗯……或许,问题是出在“铩羽离去”上?
结果太明确了?
也许只是逼退了,但石观音并不曾离开,而是潜伏在侧,伺机而动?
也或许是这一版自己写得过于详尽了,而石观音确有后手尚未使出,所以在后手使出前就铩羽而归,也就很难符合现实的逻辑了。
但第一版怎么解释?
嗯,后手未必是武功,也有可能是其他一些阴谋。
也有可能她根本不肯放弃,所以含恨拼到最后,以致两败俱伤?
甚至拼死也要拉自己当垫背的?啧,这还真不是不可能哈……看得出来,黑衣前辈虽然武功高于石观音,但两人的实力并没有拉开很多,石观音固然胜不了,但如果她不惜牺牲性命,只为将她带走,那也不是没有可能啊……
这个念头一出,诗衣就听到一旁的墨韵喊道:“小姐快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