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臣民,皆能吃饱穿暖吗?
张居正光是想一想,就觉得心中火热。
*
皇宫。
李太后已经木了。
她望着天幕,心里对天幕中‘首辅’的恨意,突然就消散个干净。
她家出自微末,生下皇儿时,她爹才从平民被封为侯爷。
她幼时也吃过苦。
父亲原为泥瓦匠,因为家里造了蝗灾而被迫进京谋生。
饿肚子的滋味,如今回想起来,还觉得有点烧心。
那种饿到前胸贴后背,脑海中只有‘吃’这一个念头的滋味,十分难熬。
后来,她被卖入王府做侧室,才算是能吃饱饭。
那些时日,她原本忘了的。
李太后还有些战战兢兢,甚至她如今混叫着‘太后’的头衔,也是有些名不正言不顺的。
到底没有正式册封。
可如今,她得知有此等良种,已经在大明境内,她的心,突然就安定下来。
不管天幕说的如何,最起码,她知道,在首辅活着那些年,皇儿和大明,一切都往最好的一切发展。
神女口中发生那些事,再来一回,定然不会发生了。
那大明只会变得越来越好。
*
湖广蕲州。
李时珍正在整理《本草纲目》的初稿。
刚把稿子写完,打算再进行修订。
他长期在湖广、江西、南直隶地区游走考察,确实收录了许多药物。
这马铃薯也在其中。
没想到,有朝一日,会出现在天幕上,属实令他惊诧。
他猜测应该很快就有人来找他询问土豆的事情,便先行把相关事项都摘录一遍,以备不时之需。
李时珍有些欣慰地拨弄着竹排上的草药,他的《本草纲目》能上天幕,是对他的一种认可。
要知道,这天幕对皇帝那都是想骂就骂,没什么敬畏之心。
能为百姓好,就是好事。
李时珍愿意把自己知道的所有信息都奉上。
【农作物三板斧,就是这仨玩意儿了,有了它们,我们首辅大人肯定如虎添翼。】
天幕中,神女再次淡出。
张敬修看着猛增二百经验值,心里高兴。
他戳了戳系统,冷哼道:“系统不仁,妄图以我爹为刍狗,我告诉你,你好好的,我们也能完成任务,你要是敢对我爹有一点不利,我立马就抹脖子让你烟消云散。”
他看向忙碌的父亲。
张居正自打知道有红薯、土豆、玉米后,便开始派人去寻。
那土豆的信息,蕲州李时珍知道的多,问他就行,那玉米也好找,唯独亩产最高的红薯,要么在吕宋,要么在越南,不在自家国土,相对来说艰难些。
但还好,是这样的好东西,不惜代价也要带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