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考验蚂蚁们,我还给实验人为地增加了难度。蚂蚁们往回走的时候,我调小了水流的速度和水量,想看看它们能否顺利通过。这是一条我们看上去很小的水流,但对蚂蚁来说,却像河一样宽。
红蚂蚁们终于来到水流跟前,被迫停下了脚步。它们聚在一起,开始激烈地讨论起来。
不一会儿,蚂蚁军团中最勇敢的几只蚂蚁决定勇敢地踏出第一步,但它们很快就被流水卷走了。见此情形,剩下的蚂蚁们开始各自展开行动。它们有的用麦秆做桥,有的把枯叶当作小船。还有一些竟然挑战高难度,靠自己一步步蹚过水流。[8]
红蚂蚁们有一点让我挺佩服。不论它们以哪一种方式渡河,不论它们遇到了什么困难,偌大的蚂蚁军团没有一只蚂蚁丢掉手中的战利品。它们牢牢捍卫着自己的战利品,哪怕死。
一片混乱之后,大部分蚂蚁都成功渡河,接着它们继续按来时的路线前进。
我已经确定蚂蚁绝不是靠嗅觉辨别方向的。接下来我又做了第三个实验。如果红蚂蚁用分泌一种我们无法辨别的物质辨别方向,我们用一种更强烈的气味遮盖原本的气味会发生什么呢?
我在蚂蚁走过的路上铺满了散发着浓郁气味的新鲜薄荷叶。蚂蚁们回来的时候,只是犹豫了一会儿就越过这些薄荷叶顺利地回到了蚂蚁窝。
看来嗅觉不是指引蚂蚁回家的主要因素。那么,是视觉吗?
有一天,我站在蚂蚁窝前,故意在它们出发的时候拿了片枯叶让它们走上去。然后,我把那片叶子放到别的地方去,想看看蚂蚁接下来有什么反应。
这群蚂蚁们像是迷了路似的,到处寻摸。半个小时过去了,它们离大部队越来越远,叼着战利品茫然而无助。我把迷路的蚂蚁们转移到大部队附近,很快它们就团聚了。
很显然,红蚂蚁是靠记忆力辨别方向的,它们能准确无误地记住自己去过的地方,如果是陌生的地方,它们一定会迷路。[9]
阅读赏析
在本文中,我们第一次认识了法布尔的孙女露西,这位新人物的出场让文章更加活泼起来。其实《昆虫记》中还有大量的文章记载了法布尔的家人、朋友和他的生平经历,可以说《昆虫记》不仅是一部科学著作,也是一部关于法布尔的特殊自传。
在表现自己与孙女露西的互动时,法布尔使用了语言描写,进而将他与露西协力工作的场景更为鲜活地表现了出来。语言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式,也是反映人物心理的重要手段。语言描写要做到“言为心声”,每个人的语言都有自己的特点,语言描写能够通过人物说话的语气、语调、措辞和内容反映人物的身份、经历和性格,进而外化人物的心理活动。生动的语言描写离不开对人物的观察和理解,在进行创作时,一方面要忠实地还原角色,另一方面要明确表达目标,让语言描写为刻画人物和表现主题而服务。
阅读延伸
1。本篇中法布尔一共做了几个实验?实验的目的和内容分别是什么?
2。法布尔在实验中分别提出了哪些猜想?请按照文章的叙述顺序进行归纳总结。
3。文中写法布尔与孙女露西的互动有什么作用?
[1]环境描写作者的荒石园既是研究室,也是故事的发生地。此处对荒石园环境的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自然而然地引出下文对红蚂蚁的介绍,起到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2]拟人作者笔下的蚂蚁军团仿佛打家劫舍的强盗,在对它们进行刻画时,作者也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来表现它们的蛮横。
[3]拟人作者将红、黑蚂蚁的相遇比作军队间的对决,“神气哄哄”一词用来形容红蚂蚁,显示出它们勇武好战且颇为自信的个性。在作者的笔下,昆虫的世界如同人类社会一样,拥有了自己的秩序。
[4]点题在创作中,我们应时刻注意围绕中心思想来写,本文的重点是强调蚂蚁的超强记忆,此处先介绍现象,进而展开研究,最终指向本文的结论。
[5]对比、设问擅长认路的生物有很多,但各自的本领却不同。这一段通过与其他动物对比,引出对红蚂蚁识路本领的探究,与设问共同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
[6]语言描写语言描写可以是两个人的对话,也可是独白或多人的交谈,往往起到反映人物性格、表现人物思想感情和内心世界的作用。此处作者选取自己与小孙女做实验的片段,为故事加入新的人物,小孙女的出现让整个实验过程更加有趣了起来,而她“噔噔跑进来大声嚷嚷”和“拍拍胸脯一脸骄傲”的动作和神态,则体现了小女孩单纯可爱的性格。
[7]动作描写蚂蚁队长在遇到困难时,迅速发挥了自己的领导作用。作者用简短的动作描写还原了蚂蚁队长在选择路线和领导蚁群时的果敢,言语中流露出对它的敬佩之情。
[8]拟人、动作描写在新的挑战面前,红蚂蚁显然遇到了麻烦,它们激烈讨论的场景像极了头脑风暴的人类,作者用拟人的手法使红蚂蚁的形象更加鲜活了起来。在渡“河”的过程中,它们更是各显神通,一系列动作描写可见它们的勇敢。
[9]点题经过几次实验,作者终于得出了结论。结尾回扣标题,再次印证了本文的核心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