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件事上,景黎和古代人实在无法达成共识,只能仗着秦昭宠他,在秦昭提出要做这些事的时候,上去亲亲抱抱一通,缠着某人给他读话本。
“……那妖狐的尾巴不知何时已缠在王生腰间,尾端细小的绒毛沿着衣摆轻轻挠动。王生面色鲜红,还听得那妖狐在耳畔道着‘恩公何不看看小狐,是小狐生得不够好看么’……”
秦昭读不下去了。
这都是些什么???
他分明与伙计说过,让他帮小鱼找点不那么出格的故事,这就是他推荐的书?
而且,这话本子里的妖狐,分明是个男人吧???
秦昭把那本《妖狐报恩记》合上,按了按眉心:“小鱼,换一本读吧,这本也太——”
偏头看过去,景黎在床上缩成一团,已经睡着了。
秦昭:“……”
难怪今日景黎完全没有发笑,他还当自己读话本有进步,原来早就睡着了。
看来果真是累坏了。
秦昭不知该好笑还是无奈,把书放到一边,拉过被子将人裹起来。
他一动,景黎也迷迷糊糊动了:“读完了吗?”
“嗯,读完了。”
景黎眼睛都睁不开,含糊问:“狐妖和书生在一起了吗?”
“……”秦昭面不改色,“在一起了,他们最后过得很好。”
“那就好……”
景黎应了一声,脑袋一偏,马上又睡着了。
秦昭:“……”
秦昭无声地叹了口气,拿起床边的油灯,回到书桌边。
。
翌日早晨,二人刚用完早饭,收秸秆的农户便上门了。
秸秆能用来做饲料,不过秦昭家中没养猪也没养牛,拿来没什么用。这个时节正好是家家户户清理田地,准备空出来种小麦的时节,附近村落有养猪的人家,便专挑这时候挨家挨户收秸秆。
早先景黎已经和他们谈好了价,一车秸秆二十三文,他家田里那些玉米秸秆能装三到四车。
来的那几个农户是下游槐下村的村民,秦昭修缮堤岸对他们下游有利,槐下村的村民如今对他都心存感激,一来就拉着秦昭说个不停。
“秦昭,之前对你有些误会,对不起了。”一名黑黑瘦瘦的农家汉对秦昭道。
景黎瞧着他有些眼熟,回想了好一阵才想起来,这人就是当初他在镇上时,想剁了他的那个鱼贩子!
鱼贩悻悻一笑,道:“我媳妇是你们临溪村陈家的远方,之前听了点传言,所以才……总之,这些年实在对不住。”
秦昭摇摇头:“无妨,不必介怀。”
哪怕在过去,他也并不在意村民对他的误会和排挤,毕竟那时他有求于人,且有些事情的确说不清。更何况,若非这鱼贩,他也无法遇到景黎。
先前那点误会,早就一笔勾销了。
景黎在人群后方看着这些农户的态度,心中有些感慨。
这才过去了几个月的时间,大家对秦昭已经完全改观了。
真好。
那几名农户还要去别家收秸秆,因此没有耽搁太久。他们先前和景黎谈的时候已经验过货,便爽快地付了二十文订金。
秦昭当着他们的面将铜板递给景黎,而后才领着他们去田里。
至于景黎。
某条小鱼还在被勒令禁止干活的惩罚期间,三天之内别想下田。
景黎目送他们离开,种满花草的小院里变得空空荡荡,只剩下他一个人。
他这些时日天天出门干活,忽然闲下来竟觉得有些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