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中国服务经济报告 > 2015 双创浪潮中的打法和梦想(第3页)

2015 双创浪潮中的打法和梦想(第3页)

受益于此,典型的都市人一天变成:早上用滴滴打个车,在街头用微信支付买个早点;中午,用饿了么点个外卖;在去哪儿上制订个旅游计划;晚上下班骑着共享单车到地铁站,然后和朋友们去个网红餐厅小坐一下,拍个照片;美图秀秀一下,发个朋友圈;回到家,辅导孩子上个网课;深夜时分,“爱优腾”、微信、微博、知乎、抖音,随便刷刷便可安然入睡。

这与过往任何一个年代的生活都不一样。而改变这种生活的,正是几十MB(1)大小的App,或者几个KB(2)大小的小程序,以及这些“小身板”背后的创业者们。这一轮跑出来的许多企业,从满足老百姓的“小确幸”出发,成就了自己的“大时代”,快速成长为独角兽。

2013年,美国著名的天使投资人AileenLee,挑选出市场上,成立10年以内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企业,并称之为“独角兽”。之后,这一提法在全球迅速风靡,很多机构和媒体都据此推出了不同地域、不同行业的独角兽版本。这个代表着高傲和吉祥的古代神兽,以崭新的特质走入了大众的视野。

2016年,中国科技部火炬中心和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联合发布了第一个带有半官方性质的独角兽企业榜单,共有131家企业入围。这些企业当中,2014年之后成立的最多,有60家,占比45。8%。3年内成长到10亿美元规模,可见其惊人的爆发力。

这批独角兽分布非常集中,其中六个领域有91家,占比接近70%,分别是:电子商务31家、互联网金融17家、文化娱乐16家、交通出行13家、健康医疗9家、云服务5家。

看得出,我国的独角兽大都分布于新兴服务业,而且明显偏向于消费应用领域,硬核科技类并不多见。在此后几年中,依然没有明显的改变。这在与美国的对比中更加显著。

2019年,胡润研究院发布了首份《全球独角兽榜单》。我国以206家的数量超过美国的203家,让很多人感到意外。在都是200家出头的入围数量中,美国出现独角兽最多的行业是云计算32家,其次是金融科技21家,人工智能20家;我国入榜的前三个行业是:电子商务34家、金融科技22家、文化娱乐17家。

以科技为发展基础,成为美国独角兽企业的鲜明特征。

这和长久以来的世界产业格局密切相关。美欧为世界提供市场和技术,东亚为世界提供制造和人力要素,中东和亚非拉为世界提供能源和资源。在新一轮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新兴产业格局调整中,美国依然牢牢掌握住了技术端的话语权。云计算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中最为基础和低层的技术,美国的优势尽显。

这份全球独角兽报告还有两个非常有意思的情况。

一是,有20家“独角兽”均是由大企业孵化后剥离而成,其中有18家来自中国。阿里、平安和京东分别贡献了3家。腾讯和阿里还入围了前十名的独角兽投资机构。美国的大型科技公司,如亚马逊和谷歌等,几乎没有进入百强投资机构之列。这或许可以说明美国的企业更善于从一个领域精耕细作,我国的企业更多地用投资的手段、多元化集团军作战的方式做大做强。

二是,这份共有494家企业入围的榜单中,前三家全部为中国企业。蚂蚁金服估值1万亿元、字节跳动5000亿元、滴滴出行3600亿元。这三个企业都是用技术来解决生活消费的问题,都是借助于创新性的商业模式获得快速增长。这或许揭示了中、美两国独角兽产业分布差异的最大原因,那就是我国庞大的消费市场和人口红利为这一类型的新创企业快速做大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在美国主导全球消费市场多年后的新一轮产业革命中,我国或将有机会掌握消费的主导权。

这份榜单中,我国有15家人工智能公司入围这份全球榜单,比美国仅少了5家,云计算领域也已经出现阿里云和华为云。在这轮新兴技术话语权争夺中,中、美两国的差距也正在缩小。

当技术应用到达一定的程度时,进行技术的突破是必然的选择。我国的独角兽虽然大都身处消费服务端,但快速积累的大数据为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的开拓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和弹药。它们所积累起来的财富,也正以投资的方式,构建产业科技平台,算是“曲线救国”式地推动了科技的发展。

资本在风口寻猪

双创时代,身在其中的企业成败,大多与资本有关。

《2015中国PEVC行业白皮书》显示,2015年,共有1314只私募股权基金完成募集,比2014年增长了141%;募集金额达到1177亿美元,比2014年全年增长46%。无论在数量还是规模上都创下历史新高。这些基金共投出2123个项目,投资规模达到821亿美元,较2014年分别增长29%和52%,连续三年增长。投资重点也明显从pre-IPO(3)向项目的早期、发展期转移。

这个时代,众多风口集结在一起,很多“猪”都飞上了天,资本以天然的逐利和敏锐的嗅觉,开始在“风口寻猪”,甚至不惜重金,使尽浑身解数、套交情拉关系,在“风口抢猪”。

在中关村喝23块钱的咖啡,谈上亿的项目,只要创业者能说出个刚需、痛点、移动互联浪潮趋势,投资人就恨不得当场转账。

这是关于“风口寻猪”的真实素描。资本的力量,不但推动了“双创”的孵化,更是以近乎操控性的力量,改变了很多企业的成长轨迹,甚至行业的兴衰和走向。它们大多都没有挺过黎明前的黑暗,极少数光鲜亮丽站到了最后。无论是哪一种,资本都加速了这一进程。

在眼见的这些年,滴滴无疑是后者。

在共享出行的风口上,滴滴不但被“吹”了起来,更幸运的是遇见了资本,而且还是主动送上门来的资本。

滴滴的初始资金少得可怜,只有天使投资人王刚的60万元和程维自己的10万元。70万元,不到半年就用光了,正在焦虑之时,金沙江创投朱啸虎,通过微博私信联系上程维,说要给他投资。

坊间传闻,对于这位不请自来的“金主”,程维担心是骗子,一开始并没有给好脸色,让人坐冷板凳等了30分钟。见面后,两人只聊了半小时,朱啸虎就拍板,“行行行,你说的都可以,我给你投了”。

300万美元到账,滴滴完成A轮融资,正式起航。后来腾讯、淡马锡、阿里、中国平安等金主们推动着滴滴完成了从B到F轮的融资,眼见着24个英文字母都不够标记滴滴融资步伐的节奏,各类基金和银行们干脆以“战略投资”,来参与到这个超级独角兽的成长中。

已经拿下优步(Uber)的柳青,代表高盛和滴滴进行投资谈判,三次尝试入股,都失败了。没有啃动滴滴这块骨头,她干脆自己加入了滴滴。

滴滴成立的六年时间内,总共完成了17轮融资,涉及三十几个投资机构及个人,融资额总计超过240多亿美元,这使滴滴成为世界范围内融资轮数最多的未上市科技公司。在2012年就下注的天使投资人王刚获得了高达万倍的收益,这是风投的魔力。

能担当“当初慧眼识英雄”这一称号的,还有获得同样高收益的朱啸虎。

滴滴之前,他刚刚完成了对外卖平台饿了么的A轮投资,又经此一役,朱啸虎以毒辣的眼光陆续投资了小红书、映客直播和ofo,抓住了每一个风口的“肥猪”。被朱啸虎投过的新创企业,仿佛有了一个金字招牌,跟风的投资者越来越多。朱啸虎也成了一个有自造风口能力的投资人,一个募资品牌。

在跟风中,创投这个事情形成了很强的马太效应,对于一个被知名投资人镀金的“飞猪”,其他投资人通常都排着队给钱,更确切地说是一起把“猪”快速催大,然后卖钱。

如果说滴滴在众资本的协助下,一飞冲天。那么资本之于ofo小黄车,有了“捧杀”的意味,只是还没等把“猪”养大杀了卖钱,ofo就已黯然离场。很多人都说,ofo硬生生地将一把好牌打烂了。

共享单车作为我国本土培育出来的新物种,受到了各路资本的热捧。这并非是资本对新奇事物的头脑发热。简单分析一下,每辆车有99元~199元的押金,加上源源不断的骑行费用,会带来的巨额现金流,以及链接到每一个消费个体的大数据和遍布大街小巷的车身广告,这些于资本都是亮眼的**。

作为最早出现的品牌,ofo和摩拜,融资的消息接连不断。有时一天能公布两轮融资,场面之壮观,在中国商业史上前所未见。

资本争先恐后地入局。在一定程度上,这仿佛成了一场事关地位、事关荣誉的战局。当一众资本都排着队等着“送钱”时,能送进去,就说明你的地位被认可,而送不进去,你可能不是一流的。投资圈被明显地划分成了三六九等。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