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消费金融到金融技术输出,互联网巨头们做出了相似的选择。
京东逐渐将金融资产转让给银行等金融机构,转向ToB,为金融机构服务,京东金融也正式升级为“京东数科”。百度也不再对金融牌照心心念念,只是通过“试验田”打造金融科技能力。低调的腾讯压根儿就没有将金融业务分离出来,马化腾给出的答案是金融和其他业务存在很强的耦合性,没有必要。
轰轰烈烈的互联网金融奋力回归科技,海航、中植、明天、九鼎民营金控也纷纷剥离相关业务,“主动瘦身”。
2018年,陈峰开始整理海航家务,果断“卖卖卖”,陆续放弃手中持有的所有金融机构股权,在断舍离中,从一家拥有保险、信托、券商等牌照的大型金控集团,不断向航空主业回归。
海航的过往在企业发展中颇具代表性。这一过程是对做大规模的青睐,对金融高利润的逐利,是对产融结合的跃跃欲试,而后经历风险甚至灭亡的危机。到了“而立之年”,逐渐找到了每个微观企业所需要的主业坚守,放弃与自身能力不相称的业务。
高光中的房地产转型之路
这一年被拷问的不只有金融业态,处在高光时刻的房地产企业也在奋力地活着。
这一年的世界500强排名中,我国6家房地产企业上榜,并承揽了这个行业入围企业的所有席位。相较于上一年,各自都有大幅度进步,其中碧桂园幅度最大,提高了176个名次。这是我国房地产企业在世界舞台的高光时刻。
但有几则消息与之形成强烈对比。
6月24日,碧桂园在上海的一个在建售楼处坍塌,1死9伤。一个月之后,碧桂园在安徽的建筑工地坍塌,6死13伤,在频发的事故中,被业界视为标杆的高周转模式,成为碧桂园耀眼业绩中的阴影。
碧桂园的“456模式”为人熟知,即拿地4个月开盘,5个月资金回笼,6个月资金再周转。2018年的一份内部文件在网上公开,碧桂园试图进一步压缩工期,“开盘工期≤3个月,奖励20万元”。在对效率极致的追求中,天平导向了安全隐患。
另一家房地产巨头,万科在厦门的别墅出现五折甩卖,秋季例会会场中的标语“活下去”迅速传遍全国,人们觉得有点蒙。
2018年,上市房企平均净负债率升至92。52%,达到十年以来的高值。这意味着,此时房地产企业距离资不抵债平均只剩下7。48%的空间。稍有不慎,房地产就会出现破产。
2018年,地产调控异常严厉,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导向,全年各地超过450次调控政策出台。小型房企受困于流动性危机,接连破产,曾经位居中国企业500强多年的银亿集团也没能幸免。2019年,宣告破产清算的房企超过400家。
在房地产预售制下,众多房地产商依靠高周转、高杠杆,摸准拿地周期,在短时间内实现规模爆发性增长。碧桂园的高周转模式引发的安全事故受到广泛的批评,但其实“唯快不破”是行业多年来的共同遵从。此时,正在经历深刻调整的房地产,无论是高周转还是降价甩卖都是快速回笼资金、求生存的应对方案。
除了努力守住地产的堡垒,房企巨头们纷纷朝向多元化转变,喊出再造新的千亿级增长。“恒大地产集团”变更为“中国恒大集团”,形成了地产、旅游文化、健康养生、新能源汽车四大产业。以住宅领域专业化著称的万科,以地产业务板块为核心,在物业管理、商业和物流、养老教育等方面不断扩大业务的半径,转型成为“城乡建设与生活服务商”。
2019年4月,一篇文章《黑龙江鹤岗房价惊现“白菜价”:一套房卖1。9万》火遍网络。
鹤岗又称为煤城,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新中国成立之初,因重工业布局,以鹤岗为代表的东北成为全国人口集聚的核心,也带动了房地产的迅猛发展。但随着资源日渐枯竭,鹤岗逐渐走向收缩型城市的道路,整个东北的人口都出现大面积外流,鹤岗这样的城镇开始面临着“空巢”的尴尬。1。9万元买下一套房可能有点夸张,但5万元左右在鹤岗买一个二手房并不是难事儿。
在全中国大多数城镇的房价不断攀升中,这则新闻给人们造成了很大的冲击。1。9万元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仅能买下一只脚所站立的面积,在小县城也不过就是一张床的大小。鹤岗这样的小城市在房地产去库存中,一片哀号,但这正是中国房地产发展这枚硬币的另外一面。
随着高层对房地产强监管的决心不断付诸实际,在经济转型中逐渐放弃对房地产的依赖,加上城市化进程的减速,房地产行业从增量市场逐步转为存量市场。房地产行业中,市场关系从卖方转向买方,成交疲软、库存高企、价格低开、利润摊薄等现状将伴随楼市的艰难调整,二手房交易相比新房更能成为市场的风向标。一众房地产商也在存量见顶中,更加理性,更加回归到房子作为一个商品本身的竞争力打造上。
受挫与监管中的反思之年
2018年,在服务业态中发生的诸多事件,引来了监管层的强力治理,让这一年注定成为整个服务业的反思之年。业绩冲刺中的道德底线、技术中性的价值导向、模式创新中的灰色地带……这些问题的讨论和界定都让服务业的发展不断回归到价值的基准线。
这一年,净网行动异常严厉。3月29日,《人民日报》发文《警惕!短视频沦为“低俗秀”》;4月1日,央视曝光了未成年妈妈主播,对短视频领域乱象进行了批判,随后广电总局约谈了相关负责人,要求限期整改。
监管层以儆效尤。拥有2亿用户的“内涵段子”客户端及公众号被关停,成为一颗重磅炸弹。工程师出身,倡导“技术中性”的张一鸣,第一时间发亲笔信致歉,“产品走错了路,出现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符的内容,没有贯彻好舆论导向,接受处罚,所有责任在我”。
数亿条视频被下架、清理;数亿个账号被永久封禁;今日头条、抖音、快手等平台开始了持续的整改工作。无一例外,它们都全面扩充了人工审核队伍,顺带加上了“共产党员优先”来表明自己的认真态度。
从电商平台淘宝、拼多多的假货,到直播平台中的主播们不断突破底线,再到社交平台的饭否、微博、公众号及短视频领域抖音、快手中的低俗、暴力内容,互联网产品因质量、内容和尺度问题,一度遭遇困境。有些经历阵痛,很快调整恢复,有些则直接被拍死在了沙滩上。起初,它们大都以试探者的姿态入局,草莽生长,而后历经持续的审查、整改,走向优化。
这一年的“两会”上,携程亲子园和红黄蓝幼儿园发生的两则虐童事件被当作典型案例写进了2018年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各地频繁曝出幼儿园虐童事件,孩子们被强喂药、被扎针,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和思考。2017年,我国适龄儿童毛入园率达到了79。6%,距离2020年85%的目标是不小的差距。民营资本进入学前教育,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这一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症结,但民营幼儿园如何监管?在装摄像头、严把教师质量等建议之上,中央层面拿出了学前教育新规,禁止民办幼儿园上市,试图从源头上遏制业绩报表KPI压力下的不规范发展。
2018年的5月6日,郑州一名空姐乘坐滴滴顺风车遇害;8月24日,温州乐清一名20岁女子同样悲惨。三个月内,两起女子遇害的刑事案件,让滴滴紧急下线了顺风车业务。9月11日,交通部等多部门宣布,完成整改前,滴滴无限期停运顺风车,并对全国所有网约车平台开展全面进驻式检查。
这个匹配顺路出行的车主和乘客,最接近共享经济本质的模式引发很多争议。顺风车和黑车遇害的概率哪一个更高?共享经济平台的责任边界是什么?人命关天,在舆论和监管之下,滴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两年前刚获得合法地位的网约车市场又面临新的难题,即效率与安全如何选择?
在一次媒体开放日被问及顺风车何时上线时,柳青说:“我们比较(上尸下从),很彷徨如何能笃定一个100%安全的产品。”时隔下线450天之后,滴滴顺风车还是低调回归了。这次滴滴打出的口号是“Allin安全”,从信息筛查入手,提高用户准入门槛,同时升级安全功能,提供全程安全保障,并有针对性地推出了女性安全助手。
2018年年末,权健风波将保健品非法传销产业链连根拔起,那个被权健疗法耽误治疗的4岁内蒙古女孩父亲的控诉,丁香医生的勇敢发声,给人们以警醒。保健品需要遵从的是商品的属性,而不是药品,虚假宣传和乱象丛生的保健品市场必须回到正确的道路上来。
除此之外,还有一段名为《杯子的秘密》的视频,曝光了五星级酒店的卫生乱象,占据了热搜很久。近几年,这样的曝光并不是第一次,每一次都会引发一波声讨,但似乎这已经是行业公开的秘密,是常态化的卫生标准和操作规则。何时会有所改变,人们深感不安。
2018年,跨时代、高立意的电影《无问西东》热映,文科天才却迷失在“理工科才叫实业”的观念中,吴岭澜问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什么是“真实”?
梅校长答:“人把自己置身于忙碌当中,有一种麻木的踏实,但丧失了真实。什么是真实?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这是一种遵从内心,无问西东,摒弃世俗的真实。
2018年年底,B站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共同发布了这一年的年度弹幕——“真实”,B站用户共发送了超过10亿条弹幕,其中“真实”共出现了477065次,位列第一位。这是B站的年轻用户们在视频场景中所表达出的一种“与现实相符、与认知相符、与心意相符”的情感共鸣。
四十不惑的年纪,人们在总结成绩,也在反思,一切都在回归真实和初心,回归到价值本身。
(1) TMD,是互联网企业今日头条、美团、滴滴的简称,TMD是BATJ之后,新一代互联网企业的代表。
(2) “两大”指的是苏宁广场和苏宁易购生活广场;“两小”指的是苏宁小店和零售云店;而“多专”就是苏宁易购云店、苏宁极物、苏鲜生、苏宁红孩子、苏宁影城、苏宁体育、苏宁汽车超市等各种垂直领域的零售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