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轻舟闻声抬眸,便见一穿着闪亮绸子长袍、打扮得花里胡哨的高瘦青年满面快意地小跑过来,二话不说握着解予安的右胳膊肘要扶他上阶梯。
解予安面无表情地将手臂挣脱出来,挥动手杖抽打了两下他的腿,不客气地示意对方让开。
这小子被打了竟也毫不生气,避开身子时依旧笑嘻嘻地龇着个大白牙,提醒道:“小心小心,这有俩台阶,可别摔了!”
待解予安走上楼梯,对方一转眼盯着纪轻舟道:“纪云倾,好久不见,哦不对,现在是不是得叫你纪轻舟啊,元哥说你改名了!”
纪轻舟视线在对方梳得油光锃亮的中分短发和肤色黧黑的面孔上转悠了几秒,问:“你是骆少?”
“这是演哪出,不记得我了?”
骆明煊冲着他摘下了眼镜,睁圆了双眼道:“这样能认出来吗?你在丹桂园那会儿,我可常去捧场,就你和元哥这事还是我……诶呦!”
话未说完,他又被解予安抽了一杖。
骆明煊挨了一下才觉察自己的嗓门过大,就绕到纪轻舟身旁,若无其事地戴上眼镜,压低了音量道:“你们这事,还是我帮你介绍的呢。”
“有这回事?”纪轻舟一派淡定地问,边聊边拉着解予安跨过那朱红的酒楼门槛,依照骆明煊手指的方向朝东侧楼梯走去。
“你忘啦,是哪次来着,哦对了!刘金昌老板的婚宴,在鑫隆饭店办的,你是被邀请去唱堂会的,记得吧?
“当时解伯伯不是发动人脉寻找闰五月初五生人嘛,我那时同你聊着天,想起此事就顺口问了你一句生辰,没想到碰巧被我给找着了。”
骆明煊的嘴跟连珠炮似的,不用纪轻舟多问,他就把事情经过都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后来解奶奶约你见面,还是我牵的线呢,怎么你全忘了?还真是贵人多忙哈……”
闰五月初五出生之人?这就是冲喜的条件?
纪轻舟的农历生日是在端午没错,但绝非闰五月,不过他是记得家人提起过,他出生那一年有两个端午节。
没想到纪云倾的生日也是端午,真是凑巧……
姓氏相同,样貌相似,连阴历生日都一样,他不穿越谁穿越?
纪轻舟心中暗暗感慨真是狗屎的缘分,余光瞥见骆明煊正瞪眼瞧着自己,一副不可置信的模样,便随和一笑道:
“没忘,但我现在不是什么丹桂园的纪云倾了,咱俩得重新认识认识。”
“奥,这个意思是吧,我明白了。”骆明煊恍然大悟,以为他是想摆脱过去伶人的身份,才演了这么一出戏码。
“那成,我们重新认识下,”男人说着拍了拍自己的胸脯:“我叫骆明煊,是元哥最好的兄弟!”
解予安闻言发出了意味不明的一声哼笑。
“额予川哥除外。”骆明煊搔搔下巴,连忙补充了一句。
“骆少鼎鼎大名,早有耳闻。”纪轻舟很给面子地回应。
这位先生的名字,他确实从解家人口中听到过不少次,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养了条名叫“福旺财旺运气旺”的狗。
“叫什么骆少,太见外了,你可以叫我小明、小煊,或者你不介意,也可以叫我骆兄,嘿嘿……诶要上楼了,元哥小心……”
在骆明煊一路的碎碎念中,几人来到了二楼的一间包厢。
说是包厢,其实不过是用两面屏风分隔的雅座,周边客人的聊天声、劝酒声都清晰可闻。
正如骆明煊所言,他们二人是最晚抵达的。
此时雅座的大方桌旁已围坐了三人,左侧两人均西装笔挺,戴着眼镜,一副商场精英打扮。
见骆明煊带着他们进来,这二人特意站起身打招呼,唯独右侧那穿着灰布长袍、脸蛋圆润、身材微胖的男人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只仰头朝纪轻舟和善地笑了一下。
凭借着对方那极具特征性的浓眉大眼和温和得近乎憨厚的神情气质,纪轻舟一眼认出,这就是后世著名的那位大作家邱文信。
“来来,人都到齐了,大家请坐!”骆明煊很是热情地安排纪轻舟和解予安在桌子靠里边的位置落座,仿佛他才是那个请客的东道主。
随即,他伸长手臂为纪轻舟介绍道:“我旁边这位,你肯定听过,邱文信,信哥儿!咱们这唯一靠笔杆子吃饭的,所谓‘一支笔胜于三千毛瑟’的报社主笔一枚,即是说,得罪谁都不能得罪他。”
邱文信听了连忙摆手:“诶,莫听他胡说,区区一美食评议员罢了。”
骆明煊却满不在乎,仍挂着一副唬人的表情,指着他斜对座的灰色西服青年煞有介事道:“这位俊哥哥名叫江雪鸿,杭州人,鼎鼎有名的大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