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六点半,顾言工作室的落地窗外,暮色渐浓。
城北高层公寓三十三层,顾言精心布置的工作室内,十几位与他相熟的艺术界人士围坐成半圆,认真聆听他对塞巴斯蒂奥·萨尔加多《创世纪》系列的解读。
投影仪上,一张黑白照片呈现着巴西亚马逊雨林的壮观景象,人与自然的关系被凝固在这永恒的一瞬。
“萨尔加多通过黑白摄影剥离了色彩的干扰,让我们直面景象本身的形态与韵律,”顾言站在投影前,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他用八年时间走遍三十二个国家,记录下人类尚未彻底干预的自然奇观,这是对我们这个时代最深刻的反思。”
林若曦坐在第一排,微微颔首。
她今天穿着一件铁锈红色的丝质衬衫,黑色铅笔裙勾勒出优美的腰臀曲线,一头乌黑的长发自然披在肩上。
作为特邀嘉宾,她时而在笔记本上记录,时而抬头注视着顾言的侧脸。
“接下来有请林教授从艺术史的角度,谈谈对萨尔加多作品的解读。”顾言微笑着向林若曦伸出手。
林若曦优雅起身,接过话筒。
“谢谢顾老师。我想从摄影与绘画的互文性来谈起。萨尔加多的构图让我想起了浪漫主义画家弗里德里希的《云海上的漫游者》……”
她的声音清晰而富有节奏,专业的分析引发了热烈讨论。
顾言站在一旁,目光始终没有离开过她的脸。
在场的听众都沉浸在艺术的讨论中,没有人注意到他的眼神中藏着怎样的情感。
研讨会接近尾声时,窗外开始飘起细雨。
助手送上红酒,几位参会者边品酒边结束最后的讨论。
林若曦接过一杯红酒,轻抿一口,感受液体在舌尖绽放的酸甜。
“林教授的见解总是让人耳目一新,”一位年长的策展人赞叹道,“非常期待您下次的展览。”
“过奖了,”林若曦微笑回应,目光不经意间与顾言相遇,两人视线在空中短暂交汇后又各自移开。
随着会议正式结束,窗外雨势渐大,与会者纷纷道别离去。
林若曦却不急着走,她将高跟鞋换成随身带的平底鞋,在工作区的沙发上坐下,继续翻看顾言的摄影集。
“怎么还没走?”顾言收拾着投影设备,状似随意地问道。
“对你说的边界问题还有些想法,”林若曦合上摄影集,“关于记录与侵入之间那条模糊的线。”
顾言走近,在她对面坐下。“洗耳恭听。”
两人就纪实摄影的伦理边界展开讨论,从萨尔加多到阿巴斯,从客观记录到主观介入。
不知不觉,外面雨势已变得相当大,雨点敲击着落地窗,如同急促的鼓点。
林若曦的手机响起,打断了谈话。她看到周明远发来的信息:“临时接到重要案件,与罗律师去魔都三天,刚上飞机,降落再联系。”
紧接着,手机推送显示:“暴雨预警:市内多条道路已开始积水,建议市民减少外出。”
“怎么了?”顾言注意到她皱起的眉头。
“明远临时要去出差,过几天才回来。”林若曦将手机屏幕转向他,“看来这雨一时半会儿停不了。”
“女儿呢?”
“珊珊今晚有社团活动,住学校,”林若曦回答,声音里带着微妙的情绪,“家里就我一个人。”
她起身准备离开,手机再次响起推送:“【物业通知】因紧急技术故障,本楼两台电梯暂时停运,维修人员正在赶来,预计需要1-2小时恢复正常。请住户耐心等待。”
“看来我们暂时被困住了,”顾言唇边扬起一丝笑意,“三十三楼走楼梯恐怕不太明智。要不再聊聊?我刚收到一套限量版的摄影集,正好可以给你看看。”
林若曦沉默片刻,看了眼窗外如注的大雨,轻轻点头。“那就打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