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白天出门时,门口会躺着一条死去的鱼,很长。
又比如,家中的窗帘会无风自动,水龙头里流出泡沫。
终于,她不堪忍受,哭着和男友倾吐了她这几天遇到的麻烦。
她边哭边打字,反复请求张慕川相信她,到最后言语都趋于混乱。
张慕川保证会信她后,立刻买了机票,连夜赶到M市。
然后辗转通过各种渠道,联系上了白粥。
……
范意听完,没什么表示地掀起眼皮,问白粥:“那你的调查结果呢?”
白粥:“都在委托书里了。”
范意点开文件,照本宣科:“未形成领域的D级怪谈,接到电话的人会听到自己死前十分钟的声音,具有一定的传播性,目前尚未发现牺牲者,范围不详,起因未知,仍需深入。”
读完,他轻声说了一句:“D级?”
很轻很轻,被包间屏幕上的广告声淹没,没人听清。
范意并不缺少娱乐手段,看了委托书后也可以拒绝。
这段简介,才是令他觉得怪异,特意来跑一趟的主要原因。
范围不详的“D”级怪谈?
他瞥了眼张慕川,看见对方紧张的模样,把不合适的话暂且咽回肚里。
怪谈就是怪谈,本身不分等级。所谓的分级制度,不过是通灵者们为了更加直白地表述不同怪谈的危险性,而自发制定的一系列标准罢了。
新的怪谈层出不穷,通灵者们在调查时,基本都会根据这套标准,初步判定怪谈的危险等级。
其中,“范围”也是重要的评判标准之一。
传播范围极大的怪谈,必须尽早扼杀在摇篮里,一旦产生类似“捉迷藏”那样的领域,后果将不堪设想。
范意放下手机。
经过这几分钟的观察,他对白粥的实力有了一个大致的评估。
——刚迈入通灵者这个世界的新手。
能力不足,无法独立解决怪谈,但有了点小手段出来哄骗一些遭遇城市怪谈的普通人,这很正常。
但是……
在发现自己无法解决后,白粥就应该清楚,继续调查下去,他会遭遇危险。
他明明可以直白地告诉张慕川,自己做不到。
换句话说,他能在调查出初步结果后,没有立刻撒手,而是帮忙去通灵者论坛上找新的被委托人时,已经算仁至义尽。
白粥明明可以不来趟这趟浑水。
除非——
白粥是拿着张慕川的钱,以个人名义来委托的他。
原因也不难想:他发现自己逃不掉了。
这则怪谈已经在白粥调查的时候,就悄无声息地缠上了他。
按照这个思路下去,白粥之所以会清楚来电的人是死前十分钟的自己,恐怕就是因为,他确切地听到过。
他也接到了陌生来电。
听到过他自己死去的声音。
如果真是这样,事情就好办了。
范意作思索状,不发一言。
白粥忐忑地捏着手指,生怕范意当面挑错,指出他委托内容的问题。
应该……不至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