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诗啊,振聋发聩啊!
光是这短短几句,就道尽了人世间的心酸,还有人们对太平盛世的向往。
这已经不是写的好了,这是写的让人震撼,让人膜拜!
赵宣德竟然有如此之才?
不像啊!
太师玄清本能的觉得,这肯定是赵宣德的答卷,毕竟宋大智就是个废物。
但赵宣德殿试的文章,玄清是看过的。
不是这种风格。
赵宣德的诗华而不实,懂放不懂收,是顶尖的文章,却不能问鼎宗师。
但眼下这首诗,却能直击痛点,让自己都自愧不如。
难道赵宣德短短几个月就有如此进境吗?
就在玄清感叹这文章之好时,那边五皇子梁寅也不禁对玄清道:“太师,你快看看我手中这文章,写的真是太好了,让人惊艳啊!”
随后,两人交换了试卷。
玄清打开赵宣德的文章,看了一眼,就皱紧眉头。
要是放在平时,这文章还能让他惊艳一下,可是看过了宋大智的文章再看这个,就如同嚼蜡了。
故作惊人之语,实则通篇谄媚之言,奴颜膝骨,犹如往他嘴里喂屎。
不过如果玄清之前没看到那么好的文章,那这篇也算不错。
尤其是用词华丽,让人心情舒畅,但是看过了晏殊和苏轼这种大神的诗词后,这篇文章就变的难以下咽起来。
该怎么比喻呢?
就相当于你刚吃了一场国宴,鲍参翅肚,撑肠拄腹,突然又给你上一盆蒸白肉。
蒸白肉香吗?
当然香了,平时他看见早就扑上去吃了,可是他现在吃完国宴的人,整个人都得到了满足,换而言之是进入了贤者时间,现在让他看着油腻腻的蒸白肉,他哪儿还想动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