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我向对方解释道:“DVD的意思,是数字视频光盘,是英文DigitalVideoDisc的缩写,这是一种高密度的光学存储介质,用于存储数据、音频和视频内容。”
办事员半懂不懂的点点头,然后继续审核。
由于我填写的业务范围实在太多,办事员拿着表格,向房间里的小领导进行请示。
过了片刻,那个小领导拿着单子从里面走出来了。
办事员说道:“这是我们孙科长,他有些问题想说。”
孙科长拿着单子,他好奇的向我问道:“你们注册的到底是什么公司?还有这个DVD是不是写错了?”
我解释道:“我们打算注册一个培养明星、制造各种磁带和音像制品的公司,所以经营项目写的多了些。”
孙科长恍然:“哦,懂了懂了,就是像特区那边的娱乐公司嘛。”
好吧,我承认孙科长总结的很好。
孙科长又问道:“你这个DVD应该是VCD才对吧?我堂弟孙燕生正在研发这东西。”
“孙燕生?!”我失声喊道:“你堂弟是孙燕生?”
孙科长点点头:“是啊,怎么了?你认识他?”
我摇摇头:“我不认识他,但是我很想认识他。”
孙燕生和他的几位朋友,是九十年代中期的悲剧英雄。
两年后的9月份,孙燕生、姜万勐等人,将在合肥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台VCD数字影碟机,取名“万燕”,数字存储播放技术、MPG视频格式技术等等领先世界。
而那个时候的飞利浦和索尼还在因为数字图像存储问题而头疼呢。
孙燕生等人为万燕影碟机和相关技术,申请了国家鉴定。
但国家鉴定不等于世界专利,所以这些技术很快被外国公司窃取和滥用。
反观孙燕生等人,因为他们不善于市场销售,一台VCD的定价高达四千元,仅卖出一万台左右。
高昂的价格让消费者望而生畏,仿制的VCD却是便宜又好卖,一年销售超过数十亿。
而万燕,最后因为高昂的研发与广告费用,破产了。。。。。。?
万燕的故事,是一个悲壮的传奇,也是国内企业早期经营中不重视专利申请的案例。
但毫无疑问,孙燕生的技术,在如今的国内,是最强的。
用三国里的话说,我对万燕的两位创始人,是“久仰大名,苦于没有引荐之人”。
我恨不得让孙科长立刻带着我去见孙燕生。
孙科长很无语的样子:“同志,我这还上班呢。要不然我给你地址,回头你自己过去吧?”
我点点头,让孙科长把详细地址写给我,心里感到无比的喜悦。
如果有孙燕生这样的顶级技术专家帮忙,那无论是音频解码还是视频解码,都将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从工商局出来,龙哥见我心情很好,便提出大家一起吃个饭,好好庆祝一下。
龙哥叫了几个兄弟,然后来到市里的蜀香苑酒店。
龙哥点一些菜,然后坐在椅子上跟我闲聊着公司上的事情。
那些小弟插不上话,便坐在门口抽烟。
菜肴陆续上来之后,我的目光看到了街边上的一幕。
——袁霞站在街道的角落里,正在和王建国说着什么。
紧跟着,袁霞一巴掌打在王建国脸上。
王建国捂着脸,讪讪的说不出话来。
虽然看到王建国挨打,但我的心里依然觉得很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