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我们的水泥路,统称‘公路’。我们的长期目标是覆盖整个大夏的每个州府和县。”
“最终,我们甚至计划,让每村都有公路,这一目标可称作‘村村通’。”
“长远来看,虽然目标尚远,但我希望明年就能实现齐州的全面通车。”
刘老实惊讶地张口欲言,随即意识到林南的决心,任何看似不可能的任务都会被他实现。
他拍拍刘老实的肩膀,鼓励他:“老实叔,责任重大。”
“现在我们的建筑队伍庞大,人员过多导致管理困难重重,如果一味扩充,可能会引发管理混乱,我这里有个法子可以避免这一现象!”
刘老实眼睛发亮,急忙追问:“有啥办法?”
林南微笑道:“时代不乏劳动力,许多人因不愿离乡背井,不愿远离家人,尽管知晓我们薪酬优厚,却仍犹豫不决,不愿长途跋涉至大坤村工作。”
“那我们应该怎么做?我们可鼓励民众,自行组建建筑队,参与他们本地的建设。”
例如,若需前往泗水郡筑路,可委托当地人承包,仅需供应材料并传授技艺,确保工程质量达标即可。
无需常驻大量人力,只需协调各队负责人。
刘老实恍然大悟,连连点头赞同:“好方法!”
现建筑队庞大,事务繁多,需其亲自处理。
若依此法,仅需指派任务,无需常设庞大队伍。
只是。。。。。。”
刘老实忽有所虑:“会有人愿意加入吗?”
林南笑答:“利益驱动,必有众多参与者。以铁路项目为例,若提供八万两银子促成此事,岂非诱人?”
室内诸人一致认同。
八万两银子的利润,那太会了!
“我们可将工程细分为若干部分,分别外包给小型团队!若缺乏团队,我们将免费培训并提供启动资金。”
刘老实不解,这样建筑队的压力是小了,可林南却需要承担风险。
这样不计成本的投入,他都替林南亏的慌。
呵呵,然而林南视此为促进经济必须途径,根本不在乎额外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