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是有一些过节。”
陈建国坦诚回答:“但如果他不接受转让也无所谓,最重要的是让魔都服装厂的模特为我们的品牌做宣传。”
陈建国压低声音,继续讲述他的想法。
接着,他和冯双喜深。入讨论了服装制作的工艺问题。
即使品牌宣传做得再好,最基本的衣服质量也不能忽视。
吸引并留住人才,变得尤为关键。
老江他们缺乏管理经验,无法系统化地传授知识,导致学习进度参差不齐。
生产同步进行时,难免会出现质量问题。
特别是在赶工期的压力下,就像之前给东州市钢厂提供的那批衣服,出现了大量的瑕疵品。
200多件中竟有30多件不合格,这样的失误率实在太高了!
三人经过两个小时的详谈后走出办公室,前往车间查看根据陈建国的设计制作的第一批衣服。
无论速度多慢,这批衣服的质量必须过硬,口碑也必须树立起来。
原本计划下午与聂思明和薛丽霞商量加盟事宜,但因在车间停留了一整天而未能成行。
老江等三位老师傅都是申城人,性格温和,所以目前由陈建国暂时负责管理。
尽管他自己不懂缝纫,但他能一眼看出哪里出了问题,并据此调整工作安排,以激励员工的积极性。
为了提高技术水平,陈建国甚至留下来加班,帮助七名女工提升技能,老江也在一旁指导。
职工宿舍已经完工,加班晚了可以直接入住休息。
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时间是三年前的11月2日,星期三。
杨伟强,43岁,曾在申城市的一家私人服装作坊工作,拥有超过十年的裁缝经验,在辞职前负责管理14位女工。
通过朋友介绍,这位来自江泉市的裁缝得知华美服装厂提供更好的薪酬待遇,于是决定前来应聘。
坐上一辆开往池阳村的三轮车,到达工厂路口时,杨伟强下车,准备支付车费,但司机笑着拒绝了,继续开车回村。
这种淳朴的民风与快节奏的大都市形成鲜明对比。
沿着石子路步行大约十分钟,杨伟强看到了两扇湛蓝色的大门,上面挂着一块铁制招牌,写着“华美服装厂”。
大门上的油漆味表明它刚被刷新不久。
进入工厂,杨伟强看到一片忙碌景象,建筑工地热火朝天。
除了几处已铺设石子的小路外,大部分地方还是泥泞的土地。
走进厂房,杨伟强注意到一堆整齐堆放的红砖旁,几名妇女正在熟练地砌墙,她们的动作流畅而有序。
杨伟强在一旁观察了好一会儿,看到一位女工停下了手中的活计,伸了伸腰。
他赶忙走上前问道:“大姐,请问冯厂长在哪里?我是来华美服装厂报到的。”
那位女工笑着指了指车间的方向:“你往那边走,那里经常有人。”
说完,她又埋头工作了。
杨伟强道谢后,发现对方没有再理会自己,便径直走向车间。
到了门口,他轻轻推开半扇门,向内张望。
虽然车间不大,但里面坐满了工人,几双眼睛同时朝他看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