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重生1977:别把女儿送人,我能照顾好你们! > 第220章(第1页)

第220章(第1页)

第220章

“谢谢你,昊宇。”

陈建国递给他一根烟,说:“明天我要去魔都。”

第二天,陈建国早早准备妥当,带着期待踏上了前往1977年魔都的旅程。

从广海市出发,只需八小时车程直达魔都老北站,下午三点,他就已经抵达,迫不及待想要看看这座城市的模样。

老北站是1909年建的老建筑,规模小、设施陈旧,周围都是高楼大厦,没有扩展的空间。

车站的候车室面积不足4000平方米,却要容纳每日高达5万人次的旅客流量,特别是在节假日时,这里总是人满为患。

这座承载着历史记忆的车站,在1977年底就停止了服务。

如今走在其间,陈建国心中充满了一种特殊的激动,他曾经在报纸上读到关于这个地方的故事,而今亲身感受它的存在,仿佛穿越了时间的长河。

挤出人群后,眼前展现出一幅繁忙的画面:

长长的车厢排成一列,人们有序地排队等候;

偶尔有几辆古董车驶过宽阔的街道。

街头巷尾,商贩们的吆喝声此起彼伏,他们售卖着各种商品——瓜子、花鸟鱼虫、旧货和布料等。

离开火车站,陈建国向西走去,不久便遇到了一位小贩正在甩卖钢化玻璃杯,通过将杯子摔在地上来展示其坚固性。

陈建国只是匆匆一眼,便继续走向繁华的主街,体验1977年的申城风情。

在热闹非凡的主街上,摊贩们摆满了色彩斑斓的布料,尽管布票制度还未完全废除,但有些摊位已经不再要求布票了。

转了一圈,陈建国发现“的确良”这种布料已经少见,因为更舒适的面料逐渐成为主流。

找了个拥挤的小吃摊坐下,陈建国点了几样小吃,一边吃着,一边观察着熙熙攘攘的人群。

在申城这样的大城市,粮票已经成为过去式,所有物资供应充足,而在北方地区,这一变化还要等到未来几年。

一顿简单的饭食花费仅三毛钱,买了一份地图后,陈建国坐上了公交车,朝着目的地前进。

他对这座城市非常了解,不仅因为它曾经是他公司的一个重要据点,还因为他对魔都的发展历程如数家珍。

坐在车上,望着窗外既熟悉又陌生的风景,陈建国陷入了沉思。

1977年11月19日,正是在这个时期,申城举办了首次时装秀,模特身上的新潮服装激发了人们对美的渴望,并引领了时尚潮流,促进了社会观念的变革。

那一年,一条喇叭裤在魔都只售45元,而在其他城市可能价格更高。

这让他意识到市场空白带来的商业机会,同样的商品在不同的地方可以有不同的价值。

在江泉市,喇叭裤已经以44元的价格销售了一段时间,想要重新提价到110元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因为消费者已经习惯了更低的价格。

随着时间的发展,喇叭裤的供应商越来越多,价格趋势只会走低,甚至可能降到20元一条。

大约一小时后,陈建国抵达了魔都的一家服装公司。站在附近的街道上,他感到了一丝紧张。

他在街边卖冰淇淋的摊位前整理了自己的着装,尽管面容显得年轻,但他整体散发出的企业家气质依旧浓厚。

戴着黑色墨镜,穿着黑裤子和白衬衫,脚蹬皮鞋,只差腰间别一个BP机就能完美复刻80年代企业家的形象。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