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哈哈。”
徐国涛先是一笑,随后表情转为严肃,认真地看着陈建国说:
“建国,多亏了你,我才能赚这么多钱,真的非常感谢你。”
“停!”
陈建国立刻打断他,心里明白。
那些缺乏自信的人在共同成功后,往往会觉得自己是依赖对方才取得成果,没有对方就什么也不是。
但实际上,若非徐国涛提出展销会的想法,陈建国可能根本不会想到这个点子。
所以,他们之间的合作是互利共赢,无需道谢。
“恭喜你!”
陈建国拍了拍徐国涛的肩,简单的一句话,却传达了平等和尊重。
徐国涛如果表现出过分谦卑,可能会让他们的关系变得上下有别。
而陈建国珍视的是朋友间平起平坐的相处模式,这样最让他感到自在。
“恭喜发财,以后有机会再一起干。”陈建国再次说道。
“好,一定!”徐国涛用力点头,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两人接着聊了一些日常琐事,因为明天徐国涛就要返回广海市,话题也因此变得更加丰富。
还讨论了一些未尽事宜,不过对于已经赚到的钱来说,剩余的事情都不那么重要了。
最后,徐国涛认真地问道:
“建国,我们能不能继续从其他服装厂进货,在江泉市也办个展销会?”
“不行。”陈建国摇头拒绝,眉头微皱,思考片刻后补充道:
风险太大,谁也无法确切知道江泉市的市场究竟能消化多少“的确良”。
更重要的是:“的确良”的销量一直在下滑,在大城市里,布票交易已几乎不再有用,因此它曾经的优势已经消失。
如果我们在京都也采用同样的销售策略,恐怕会面临亏损。
如今再举办类似的展销会,将大量资金投入“的确良”,显然不划算。
收益与风险极不对等,继续下去没有必要。
陈建国讲完后,徐国涛沉默片刻,勉强露出一丝笑容:“好吧。”
他们从炕上起身准备休息。
临睡前,徐国涛拉住陈建国,认真地说:“若有什么赚钱的机会,一定要通知我。”
陈建国笑着答应了。
实际上,要是这次生意真的亏本,徐国涛可能不会如此平静地讨论问题。
陈建国更倾向于独自行动并承担后果,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他深知商业世界充满了残酷的竞争和博弈,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最好是基于互利共赢的基础之上。
心中,陈建国已经开始构思新的计划,这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令人振奋不已。
上午,他陪同徐国涛、白立伟和江育文到银行办理存款,随后送他们去火车站。
当火车缓缓驶离站台,大家挥手告别。
除了留下徐国涛的电话号码外,没有交换其他联系方式,这也是当时的一种常态。
商海茫茫,有缘再会!
回顾整个过程,从广海市策划展销会到现在,一切竟出乎意料地顺利。
之前担心的问题——如徐国涛的保守态度、玩具厂商的合作难度等——都未成为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