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由于“的确良”面料耐用,消费者更换频率低,加上运输不便,导致库存积压成了常事。
因此,当像陈建国这样的商人主动提出购买积压商品时,江育文对徐国涛的感激之情油然而生。
“那女款的数量呢?”陈建国追问道,目光专注地望着江育文。
“女款应该有5000件左右,因为去年生产的女款较多,所以滞销的也以女款为主。”
江育文想了想,给出了一个大概的数字。
“去年女款的出厂价是多少呢?”陈建国进一步询问。
“嗯。。。。。。”江育文沉吟了一下,开始回忆具体的定价。
江育文皱了下眉,想了想后轻声说:“女士冬季系列有三款,批发价分别是8元、9元和10元。”
“明白了。”陈建国简单回应,随后与江育文一起走进仓库检查滞销的商品。
衣物保存状态良好,两人很快来到办公室继续商讨。
江育文清理出沙发上的衣物,邀请陈建国和徐国涛坐下,给他们各自倒了一大杯水,自己则坐在一旁的木椅上。
“江厂长,我只对5000件女款服装感兴趣,其他的不考虑。”陈建国直接切入主题。
听到这话,江育文松了一口气,因为女款确实是主要库存。
“没问题。”
他笑着回答:“如果你全要这5000件,我可以统一给7元的优惠价。”
“而且,其中大部分是9元那款哦。”
江育文补充道,同时瞥了一眼徐国涛,认为自己的报价已经相当厚道。
“不行!”陈建国立刻摇头,目光坚定地注视着江育文。
“啊?”江育文不解地看向徐国涛,眉头紧锁,似乎在问:我的报价还不够低吗?
“7元的价格真的不行!”
陈建国再次强调,稍作停顿后,语气转为质询:“自从80年代起,国内棉花产量逐年增加,纺织品也足够满足市场需求。
‘的确良’这类面料越来越不受消费者欢迎,因为它穿着不舒服。统计数据表明,其销量逐年下降。”
陈建国接着说道:“我想知道,今年的滞销量是前年的几倍?”
江育文愣了一下,思考着这个问题。
事实上,尽管质量没有变化,但滞销商品的数量确实翻了一番。
即便考虑到人们的更换频率减慢,也不应有如此大的差距。
陈建国直截了当地对江厂长说:“江厂长,‘的确良’现在的销售情况不容乐观,不像以前那样有好年份和差年份的交替。
从今年夏天的销量就能看出,比去年和前年差了不少。”
江育文皱起了眉头,心里清楚实际情况确实如此,今年夏天的销售额甚至不到以往的四分之一。
“为什么会这样呢?”
江育文问道,语气中透露出求助的意思,承认工厂正面临销量下滑的问题。
陈建国神色严肃,开始解释道: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原因。‘的确良’过去受欢迎,一方面是因为国外商家利用打折促销吸引消费者的心理;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它不需要布票就可以购买,这使得商品流通变得非常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