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不久后,电车缓缓驶来,头顶的电线在夜色中拉出长长的线条。
从江泉市到广海市要换乘两次火车,全程大约需要15个小时。
幸运的是,陈建国的旅途还算顺利,转车时也顺利买到了票,没怎么等待。
当陈建国抵达广海市火车站时,已是凌晨一点。他随着人。流走出站口,眼前豁然开朗——广场比江泉市的大了近十倍。
熟悉的80年代广海景象映入眼帘,让人不禁想起那句“看广海”的老话,确实名不虚传。
广场中央挂着一个巨大的钟表,这是陈建国前世就见过的地标。
此刻,在1977年的夜晚看到它,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觉。
穿过广场,一位热情的大妈笑着问他:“小伙子,要住宿吗?”
“正规的吗?”陈建国脱口而出,这已成为他的习惯。
“不正规的。”大妈笑得更灿烂了,显然以为他经常住这样的地方。
“那不行,我只住正规的。”
陈建国匆匆离开,心想这个年代火车站的治安恐怕不可靠,除了火车是真的,其他都得小心。
好在陈建国对广海市非常熟悉,尽管1977年的街道和未来有很大不同,但他知道大致的方向,走起来并不困难。
十三行位于广海市的十三行路,是著名的服装批发区,包括华夏大厦、红遍天大厦等,主要经营女装批发。
无论哪个时代,女性的消费能力总是最强的,所以陈建国决定这次只进女装。
从火车站到十三行大约有10公里,陈建国决定步行前往,既能节省开支,又能消磨时间。他慢慢走着,花了两个多小时,直到凌晨四点才到达目的地。
看到旁边有一处台阶可以休息,陈建国便坐下,靠着墙打了个盹。
第二天的任务会很辛苦,他需要养精蓄锐。
不知过了多久,当他迷迷糊糊抬起头时,街上已经挤满了人,都是等着进货的外地商贩。
旁边的路边摊热闹非凡,人们围坐在一起聊天。
陈建国站起来,走向摊位,点了一碗汤面。还没来得及吃,大厦的门就开了,商贩们蜂拥而入。
一些晨跑的老外看到这一幕,停下了脚步,笑着观看。
陈建国狼吞虎咽地吃完了碗里的面,几乎没喘口气,然后迅速加入到人群之中。
“哎哟,我的鞋子。”
“小心点啊,别这么挤。”
“看住包,老婆。”
“你这人怎么回事,挤什么呢。”
。。。。。。
人群中充斥着抱怨声,这是每天都会发生的场景。热门商品总是很快就被抢购一空,晚一步可能就什么也买不到了。
陈建国注意到一个戴眼镜的瘦弱男子,他小心翼翼地靠近那人,同时避开了一位刚刚打人的秃头胖子。
经过一番努力,他终于在五分钟内挤。进了人群。
为了安全起见,他把1000元外汇券和400多元人民币藏在了内裤的小口袋里,确保不会丢失。
来到一个较为安静的角落,陈建国整理了一下衣服,便加快脚步浏览起来。狭窄的过道两侧摆满了摊位,商贩们大声吆喝着吸引顾客。
陈建国正在寻找卖牛仔裤的摊位,他在一楼转了一圈没找到,于是立刻上到了二楼。
刚走几步,就看到了一家热闹非凡的牛仔裤店。
“这种30块,那种40块,小喇叭裤55块。。。。。。”店主站在椅子上,用细长的铁杆指着不同款式的裤子喊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