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咱们还是用英语交流吧,我来自江泉,但父亲在漂亮国佛罗里达州有生意,我也去过那里。”
陈建国用流利的英语说道,同时手指轻巧地把玩着拇指上的扳指。
“你不是华夏人吗?怎么会在佛罗里达?”
老外好奇地问。
“我是地道的江泉人,不过父亲在漂亮国有生意,我去过佛罗里达几次,很喜欢那个地方。”陈建国解释道。
“原来如此,那你为什么不说呢?我觉得交流能让人进步。”老外坦率地说。
“其实,我刚才可能影响了那摊主的生意,最好别让他发现我们在一起。”陈建国低声说,警惕地看了一眼摊位的方向。
“哦,原来是这样,真的要感谢你。那东西看起来像古董,是吗?”老外笑着拍了拍陈建国的肩膀。
“不,那只是个仿古的炉子,现代制造的。”陈建国回答。
“这么说,你对这类物品很有研究?”老外的眼神变得更加感兴趣。
“确实,我家世代从事收藏,而且我们家有些藏品还展出于CM博物馆呢。”陈建国自豪地说。
陈建国点头,脸上带着一丝骄傲,手指不自觉地转着扳指。
“真的吗?那您能帮我挑一件真正的古董吗?”老外兴奋地说,握紧了拳头,和身边的女士交换了一个满是希望的眼神,仿佛陈建国已经答应了他们的请求。
在这个时代,一些外国人对华夏人心存一种莫名的优越感,觉得华夏人总会为他们提供帮助。但他们可能没有意识到,2020年的华夏已经让全世界刮目相看。
陈建国心中微微不悦,但还是用英语礼貌地回应:“我很乐意帮您。”
他心想,先帮巷子里的朋友赚点钱也不错。
通过简短的交流,陈建国了解到这两位外国客人叫汤德和琳娜。
当被问到自己的名字时,他随口报了个响亮而优雅的名字大柱。
带着汤德和琳娜在古玩街走了一圈,每经过一个摊位,摊主们都会友好地向陈建国点头微笑,显然把他当作熟客看待。
最后,他们在杜玉川的摊位前停了下来。
“又来了啊。”杜玉川热情地招呼道,态度比上午亲切了许多。
“嗯,给朋友找些古董。”陈建国淡淡地说,语气冷峻,拿起一个印章仔细端详。虽然他对这个并不了解,但为了给汤德和琳娜留下深刻印象,他装出一副行家的样子。
“这是清朝的,应该是某个富人家的印章。”杜育昌介绍道,笑容满面。
陈建国将印章放回原处,摇了摇头,“这东西假得太明显了,木头和红泥的部分都不对劲。”
杜育昌笑着点头,他也知道这印章是仿制品,只是不清楚具体哪里有问题。
汤德拿起印章仔细观察,假装内行地点了点头。
“拿些真货出来吧。”陈建国皱眉说道。
“好的。”杜育昌应声站起,从身后拿出一个布包,打开后取出一个小盒子,里面是一把精致的木梳。
杜育昌手里拿着一个老物件,轻声说道:“这是我奶奶留下的,虽然不值多少钱,但确实是个老古董。”
陈建国一听,眼睛立刻亮了起来,接过手中的木盒。
不管今天能找到什么,他都得给这位外国朋友汤德买点东西带回去,不然就等于没帮上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