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4章
小老太语气轻快,本来心情沉重的几个人下意识也往外看。
高楼大厦一栋接一栋,徐春娇叫外孙数一数有多少层。
姚家旺心情轻快了些,哪怕火车带动街景一闪而过都得趴在窗户边费劲数了一遍,告诉外婆至少有十五层!
内地这会建房最高不能超过两层,除非是遗留下来的老建筑才能见着三层往上的。
还有钱的问题,不说往高了建,一块砖头两分钱,敞开了让老百姓建,都不一定能拿得出来。
就这几年,先锋生产队都没几户盖新房的。
高楼大厦对老牛家相当有震撼力。
徐春娇又‘哎呦’了声,“这公交车还两层呢。”
姚家旺立马接话,“外婆,那叫巴士!”
小孩心情彻底给激活了,目不转睛的看着街道,忽然蹦起来指着外头的小汽车喊着‘的士车!’
牛桂枝上回是坐船来的香江,路线不一样看到的景色也不一样。
受老太太和孩子的影响,人心情也轻松了一点,指着人潮叨叨这里的男人穿的那一身叫西装,老家倒还没瞧见人穿过。
这里女同志穿的也好看,那会来时街上都是五颜六色的裙子和高跟鞋,现在天地冷穿的都是毛呢大衣,款式也挺时髦。
街上也没啥灰尘,一天下来衣领都不带灰的。
一家子都在仰头看几乎占满了街道上空的各种招牌。
老姚头和姚家旺不认字。
问题不大,光是看招牌图案和形状就瞧不过来了,那颜色在橡皮泥上都看见过,啥都有。
姚家旺认字依旧是会哪半读哪半,指着典当行招牌那个‘押’告诉亲爷爷上面写的是‘甲’
凑巧那个字老姚头还真认识,以前上扫盲班的时候学过,迟疑的说不叫这个吧。
“能念认识的一半不错了”徐春娇瞅着有点受打击的外孙,“好些孩子认识不张嘴,不认识也不张嘴,那才急人。”
老姚头觉得就是这个理,孙子没上学就能读对半边字很是不错了,上了学得能耐成什么样啊。
爷孙两继续喜滋滋的看招牌去了。
牛桂枝也盯着琳琅满目的招牌,进而发现每隔十米几乎就有的招工广告。
以前生产队家家户户挤破头都想着能进镇子里干活,社员们要是知道这么个花花世界居然到处都在招人,得震惊成啥样啊。
小老太也在看招牌,但人目的性强多了,完全奔着花钱去的。
空间地图标记是最基础的功能。
只要标记上了,甭管多路痴的人都能顺顺当当的被带到标记点。
本地招牌上的字迹还都不一样,小老太有瞧不懂的还得问问闺女这卖的是啥,那卖的又是啥。
这一提起钱,两拨人可就都想起来还有件麻烦事。
车速渐缓,慢慢行驶进了月台。
总算是下了车,失主最积极,一个劲四处张望着怎么买回程票,还得去公安局报案!
牛桂枝和老姚头精神也紧绷得很。
徐春娇淡淡说:“去哪里,我们就没上过车。”
失主:“。。。”
老牛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