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7章
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沈婉宁最终选出了最受欢迎的两种花生——怪味花生和盐焗花生。
大家一致认为这些花生特别美味,“我这辈子从没吃过这么好吃的花生,特别是怪味和盐焗的,我一天能吃三斤。”
带着大家的好评,沈婉宁回到厨房继续研究,力求将产品做得更加完美,离开前,她宣布了一个好消息:“一个星期后,双洽瓜子将推出新的花生产品。”
随着双洽瓜子产量的增加,一些之前因为生产规模小而被忽视的问题开始显现,其中最紧迫的就是原料供应问题。
庆华县附近的大型农贸市场虽然品种丰富,但随着需求量激增,市场上的原料已经无法满足双洽瓜子的需求,尤其是在瓜子收获季节即将结束的情况下。
尽管面临这样的挑战,沈婉宁依然研发出了盐焗花生和怪味花生这两种新产品,秦方霖试过后赞不绝口,认为它们在市场上一定会非常热销。
“这可是真金白银啊。”他兴奋地想着。
为了不让这笔财富溜走,秦方霖决定必须找到解决原料问题的方法。
但是当地并没有大规模种植花生的习惯,市场上也很难买到足够的原料,面对这个难题,秦方霖焦虑不已,甚至影响到了日常生活。
然而,当沈婉宁随口说出“这有什么难的”时,秦方霖看到了希望。
“婉宁,你有办法了?”他满怀期待地问道。
沈婉宁正忙着复习英语,看到舅舅如此焦急,她微笑着说道:“舅舅,你这是自己把自己困住了。”
秦方霖不解其意,沈婉宁进一步解释说:“谁说原料一定要从本地市场买?为什么不去更大的地方寻找呢?”
妹妹沈婉茹附和道:“是啊,我们可以去省城看看。”
母亲秦丽霞也表示支持:“我们家不是有车吗?可以开车去省城进货,虽然会辛苦一点,但总比没有原料强。”
听到家人的建议,秦方霖恍然大悟,原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在眼前,只是自己被局限的思维所束缚。
他感慨道:“对呀,这确实是个好办法,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就这样,一家人用简单的智慧解决了困扰秦方霖多日的大问题。
沈婉宁接着说道:“在集市上买东西,价格总会上下波动,让人头疼,其实我们可以直接和三叔商量,定个合理的价格,请村里的乡亲们帮我们种瓜子。
这样到了明年,我们就能直接在村里收购了,同样的,花生也可以这样做,这样不仅质量有保证,还能省下一大笔运输费用。”
沈婉茹拍手叫好:“自己种瓜子,种花生!”
秦丽霞附和道:“现在实行的是联产承包责任制,除了上交国家的粮食和提留款外,剩下的粮食都是自己的。
现在很多家庭都有余地可以种植一些经济效益更高的作物,不管是种什么,只要能让村里的乡亲们帮忙种瓜子和花生,他们就不用担心销路问题,反而会希望我们能多收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