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1章
当得知要接受报纸专访时,沈婉宁感到非常惊讶,甚至有些不知所措。
“厂长,您说的是我吗?厂里那么多优秀的人,为什么选中了我?”她问。
刘厂长乐开了花,满脸笑容:“这是好事啊,咱们纺织厂要出名了。”
“是好事,但我为什么会被选上呢?”
“是上级领导特别指名的。这次北城纺织厂能成为交易量冠军,你功不可没。你不仅负责了纺织厂的工作,还得到了沈城那边的高度评价。”
“这次的专访,你是最合适的人选,沈婉宁同志,你要好好准备。”
尽管沈婉宁心里忐忑不安,但两天后,记者真的来到了纺织厂进行采访。在办公室里,她耐心地回答着记者提出的问题。
谈到如何在广交会上吸引客户时,她轻声笑道:“当时也是无奈之举,就想了个办法把客人引到我们的展位。我相信他们看到北城制作的服装后,一定会感兴趣。”
当报纸发行后,刘厂长看到沈婉宁的话,深受感动:“沈婉宁真是个好姑娘,有情有义。”
这次的报道让北城的各个工厂都沸腾了。
虽然大家都知道纺织厂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但通过报纸了解到的那些关于竞争、吸引客户、与港商交流以及服装设计的故事,却是第一次听说,让所有人都感到新奇和兴奋。
纺织厂的沈婉宁真是个胆大的姑娘,碰上浙省纺织厂,竟敢和人家打赌。
有人提到,她临走时还不忘提醒浙省纺织厂的人别忘了报道这事。
她想出的吸引顾客到他们展位的方法真妙,虽然说好货不怕巷子深,但位置偏僻的展位确实很难被人注意到。
更让人惊讶的是,她竟然帮沈城谈成了港城的大订单。我有一个朋友在沈城的纺织厂工作,他说他们厂里对沈婉宁感激不尽,本来他们也没指望能接到这么大的订单。
沈婉宁因此名声大噪,连街坊邻里和孩子们都知道了她的事迹。
院子里的邻居们看到报道后,对沈婉宁的态度变得更加友好。
沈婉宁本人却很淡定,她并不希望自己太过出名,毕竟在这个时代,太高调并不是件好事。幸运的是,不久之后,其他新闻逐渐取代了她的位置,热度慢慢降了下来。
这次经历给了沈婉宁新的灵感,她决定尝试给报纸投稿,赚取一些稿费。她从厂里的资料室借来了几份往年的报纸,仔细研究了几天,终于掌握了当时流行的写作风格和内容。
从此,家里的夜晚多了一项活动:孩子做作业,而沈婉宁则埋头写稿。周淼并不知道母亲在做什么,只是以为那是厂里的额外任务。
经过一个星期的努力,沈婉宁终于完成了一篇文章。
确定了北城日报的风格与她的作品最为契合后,沈婉宁将文章装进信封,贴上邮票,满怀期待地寄了出去。
信件寄出后,沈婉宁并没有过分担忧,她相信如果这篇稿件不适合这家报纸,总会有其他地方愿意发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