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徐颖川这一走,剩下的一个个就更坐不住了,像是屁股下长了针似的,心都飞回家去了。
赵刚头上还顶着村长的交代的事情,自然不会让他们走。那些人无处发作,心里当即多了几分对洛盈盈的埋怨。
。。。。。。
李丰看着快空了的米缸直发愁。
挣的银子还没来得及换成米,镇上就出了乱子。镇上去不成,他在村里问了几家邻居,他们都说没有多余的米粮。
秋收那几日李木匠在外面做工,不甚了解村里秋收的情形,还以为今年的年收还同往年那般。他不曾想村里今年遭了灾,虽然还不至于死人,但家家户户也只不过是在勉强不饿死的水平线上挣扎罢了。
李丰将米缸盖子往空米桶上一丢,面对空荡荡的屋子,脸上露出自嘲一笑。他苦中作乐似的想:也好,地窖里没啥吃的,家里也就他一人,流民就算闯到他家里来了也讨不着好。
还真是流年不利,啥事都碰上了。
活人总不能被尿憋死。
李丰又去敲了两家乡亲的门,每次还没说上两句,就被人家好说歹说的哄走了。
“今年年收不好,我家里都是些陈米。咱都是乡里乡亲,我也不能坑你,你到别人家里去问问吧。”说着,周大伯就要掩门。
李丰从门缝里露出一双细长的眼睛,急忙忙道:“啥米都行,只要能吃就行。
周大伯往里拉了两下门。。。。。。没关上,低头一看,李丰的手正抵在门框上。
周大伯看着李丰,眼神中透露着欲言又止。犹豫了好一阵子后,他无奈转身进屋。
李丰连忙跟在他身后进去。
周大伯家的灶房很暗,四周窗子都用一捆稻草堵着,挡风的同时光线也被尽数遮挡去。
灶房靠最里面的墙角边隐约有一团阴影。
灶房里的米缸,保命的东西,周大伯即使是闭着眼都能摸着。不过粮食大多藏在地窖里,放在米缸里面的只是少数,以供平日里吃饭时取用。
周大伯拿着瓢往米缸里舀了一平瓢粟米,颤颤巍巍地转身,将瓢里的粟米倾倒在李丰手上的麻布袋里。
估摸着有一斤左右的样子。
“哎,我也这再没有多的了。”
周大伯拿着那空瓢,望着李丰那张笑脸,沉沉叹了口气。
李丰爹娘走得早,这孩子是他看着长大的,去年好不容易说上了媳妇,结果还出了这样的事。
这孩子的命太苦了。
而且程家这女儿和李丰还是他婆娘做的煤,说起来他心里也愧疚。
放在以前,他肯定能帮一点是一点。但是如今家里的粟米也不够吃,大媳妇又是斤斤计较的性子。他这米还得避着人给,万一叫她看见了,还不知道要出什么岔子。
李丰掂量着手中米,估摸着省点还能三四天,他笑着跟周大伯道了声谢,在灶台上放了点东西,便告辞了。
周大伯走过去一看,灶台上赫然放着十文铜钱。
是他买米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