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罗耶坐在菩提树下,仍然在傍观着他。
观他遨游时的恣意,观他诛仙时的残忍,观他纵情时的笑颜,观他一鼓作气地登上大罗之天,举目四望,眼底展露出茫然。
观他抬手送给兔子一支钿花,而那只兔子,就是残余在他心底最后的慈悲。
那罗耶不应该再傍观他的。
再观。
已非佛观众生。
而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已非佛眼相看。
而是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一旦有了私心,这一场观就不清白了。
自然不舍看到他悲惨死去。
但他的宿命注定如此,放辟邪侈,万劫不复。
不过,宿命虽在,不敌因果,由因生果,因果历然。若是改动当中的一个因,或许可以改变最后的果,若是能让他苦海回身、早悟兰因,或许可免将来的万劫不复。
然而,那罗耶如此做,注定将是大错一桩。何况要救这样的魔,枉死的苍生也不容,无边业力总需消解,终有一日,必定要偿还。
禁忌在前,业果在后,那罗耶却还是动了私心。
改动因果的时机亦万分重要,即使那罗耶想要改,也要先等,等他生悔,知悔的那一刻。
……
后来。
千年过去。
恶世快要到头了。
兔子为了龙,亡于罪渊。
龙也为了兔子,坠下万丈罪渊,筋脉寸断,喉咙贯穿,奄奄一息。
西荒魔龙,一世行恶,却为心底的慈悲而身死。
他阖眼,等待着他的结局,死无葬身之地、下入地狱、永不超生。
如果那罗耶不来,这应当就是他的结局。
那罗耶来,则要破坏无为法,插手因果,则要毁弃功德,背上罪业,去救一个举世皆恨的魔。
……
那一日,龙在垂危之际,忽见罪渊之底,满目金光灿然。
龙一直不知晓,那是佛对他万年前的一声回应。
--------------------
上古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