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脑海中闪过我们之前的场景,我沉吟道:“应该是因为这是唯一一首三人合唱,并且音乐的节奏和打击感都很在线,或许创造出rapper的国度更加喜欢这样的组合音乐?”
我的话并不完全肯定,眼神也瞄着主持人。
男主持露出一个笑容,打了个响指,身后的屏幕上出现了带着中文翻译的国外弹幕。
“真带劲,感觉功夫熊猫的音乐就是这样的。”
“听了那么多,还是觉得这首歌最有节奏感。”
“真不敢相信这首歌居然在当轮比赛中得了最少的积分,明明是一首好歌呀!”
然后是几条比较长的精选评论,应该是专业人士写的评价,里面出现了一些卡点的图片,先从几个歌曲不太跟音乐融合的点,然后说这种风格如果不是提前练好的,应该就是一起时间准备时间短的意外。
这几个明显都是有音乐功底的,但是在之后话锋一转,又点出了几首比较出名的外国rap,里面的歌声和音乐经常会不分你我,偏偏都在国外,尤其是欧美获得了比较高的评价。
“东方貌似会把这种叫做演出事故,或是没有发挥好,但在咱们这边很多时候露天表演的情况下,都会认为这种是正常现象。”
简单来说就是这种不再华夏受欢迎的乐曲,在欧美偏偏很主流,在街头和地铁站都能听到这种音乐和演唱的人声音不太分的开,或者两者一会你高,一会我高。
我之所以会想到这点,是因为之前在恋爱综艺里曾经临时登场表演过一次,因为前面的人就是摇滚流行歌曲的表演者。
现场的人群都拿出了跟着喊麦的架势,虽然被我的钢琴声音带动的安静下来,可是我却能感受到耳麦里传来的杂音。
后来我曾经听过我在国外传播很广的演唱会回放,我只能说不太能理解国外的人为什么会认为好听,明明收音设备把很多杂音收了进去,甚至人声和音乐声音忽高忽低。
可他们好像对此习以为常,甚至认为这样的演唱会实录才更真实,让人有身临其境的回到那个现场,坐在台下听我演奏的感觉。
后来琢磨了一下国外的音乐现场和国内其实并不怎么一样,尤其是摇滚、现代打击乐等等,只要有节奏感,人声和音乐声和不和谐基本没人在乎。
主持人也没有冷落其他人,让我们聊了聊看到国外评选结果的感想。
因为我算是最早一个领悟为什么胡涛他们那组会得到外国人欢迎的,我明显感觉到其他人将我视为了更加强劲的敌人。
我比较喜欢现在这样的比赛方式,因为不是那种接二连三淘汰人的比赛,但是因为不是淘汰制度,所以节目组往往需要用更多的时间去创造热度和话题,就像是之前安排给我们采访一样。
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说过节目组的规则是善良温和的。
不然你也上场用两个小时不到的准备时间,就直接比赛呀!
紧迫的时间,不容许人出错的积分制度,时刻都有可能出现的比分逆转,还有现场那几位压迫感极强的评委。